诊室首页 医院大全 科普问答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医院地址天津南开

咨询电话020-85501999

南开肝病科医院logo 南开肝病科医院 (南开肝病科医院排名,南开肝病科医院预约挂号,南开肝病科专科医院)

肝功能不正常看哪些指标😷

2024-02-09 02:24:25 举报/反馈

精选回答(5)

临床上引起肝功能异常的原因较多,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等。当出现转氨酶升高时可表现为肝功能异常,而转氨酶主要包括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两种类型。此外,胆红素代谢也可影响肝功能,因此还需关注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以及直接胆红素三种成分的数值变化。
1.谷丙转氨酶:是反映肝脏损伤较为灵敏的一项指标,在急性肝细胞损害发生后24-48小时即可明显增高,持续时间较长。若长期处于较高水平,则提示可能有慢性肝损伤存在。
2.谷草转氨酶: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对缺氧敏感,也是反应肝细胞损伤的重要标志物之一。通常情况下,与谷丙转氨酶同步升高,但恢复期较前者快。
3.总胆红素:包括结合胆红素及非结合胆红素,其中结合胆红素可通过粪便排出体外,而非结合胆红素则通过肾脏随尿液排出。若两者同时升高,多考虑为梗阻性黄疸或者肝细胞性黄疸导致。
4.间接胆红素:由于大量红细胞被破坏释放出来,超过肝脏摄取的能力,从而造成血液中间接胆红素增多的现象。若发现此情况,且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需警惕溶血性黄疸的发生。
5.直接胆红素:主要是由于胆道排泄障碍所形成,常见于胆管结石、胆囊炎症等因素所致,部分患者还可伴随皮肤瘙痒症状。
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健康,避免摄入高油、高脂的食物,并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必要时可以遵医嘱使用保肝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复方甘草酸苷片、水飞蓟宾胶囊等。

2024-02-09

临床上引起肝功能异常的原因较多,需要观察的指标也比较多。通常情况下,可以观察白蛋白、球蛋白、胆红素、转氨酶以及GGT等指标。
1.ABO血型鉴定及Rh血型鉴定:ABO血型鉴定是确定受检者血液是否为A型、B型、O型还是 AB型血的重要依据,而Rh血型鉴定则是判断受检者的血液中是否存在D抗原的重要方法。
2.乙型病毒性肝炎标志物检测:包括HBsAg(乙肝表面抗原)、HBeAg(乙肝e抗体)和 HBcAb (乙肝核心抗体),其中HBsAg表示感染了乙肝病毒,HBeAg 表示乙肝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而HBcAb则代表曾经感染过或者正在携带乙肝病毒。
3.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测定:如果存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情况,则可能会导致肝功能出现异常现象,并且还会伴有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发生。
4.甲胎蛋白(AFP)检查:AFP升高可见于急慢性肝细胞损害、生殖腺胚胎肿瘤等疾病。
5.肝脏超声检查:通过此项检查能够了解肝脏轮廓大小、形态、实质回声情况以及门静脉、胆管等情况,有助于辅助诊断肝脏相关疾病。
除此之外,还包括总胆汁酸、胆固醇、甘油三酯、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2024-02-16

临床上常用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白蛋白、总胆红素以及球蛋白等指标来反映肝脏的功能情况。如果患者出现上述指标的异常,则提示存在肝功能不正常的可能。
1.谷丙转氨酶:该指标升高可见于多种疾病状态,如急慢性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及自身免疫性肝病等。此外,心肌梗死、脑卒中、恶性肿瘤也会引起谷丙转氨酶水平的升高。
2.谷草转氨酶:该指标轻度增高多无临床意义,但当其与谷丙转氨酶同时显著增高时,常提示为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急性戊型肝炎、中毒性肝炎等严重肝损害的情况。
3.白蛋白:由于肝细胞受损导致合成白蛋白减少,因此白蛋白降低是常见的表现之一。若伴有低钠血症和大量腹水形成等情况,则考虑可能存在门静脉高压性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可能性。
4.总胆红素:总胆红素包括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其中以间接胆红素为主者常见于溶血性疾病;而以直接胆红素为主者则常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等病变。另外,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也可表现为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均增高。
5.球蛋白:若患者的球蛋白明显增高的情况下,通常提示机体正在发生非感染性的炎症反应,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
除此之外,对于部分不明原因的脾脏肿大患者而言,也可能会因骨髓造血受抑制而导致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数量增多,从而引发这一现象的发生。建议完善相关检查后进行对症处理,以免延误病情。

2024-02-23

临床上引起肝功能异常的原因较多,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等。不同的病因导致的肝功能异常,所关注的指标不同。
1.转氨酶:是反映肝脏损伤最敏感的指标之一,包括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当出现急性肝细胞损害时,两者同时升高,其中以谷丙转氨酶为主。如果仅谷丙转氨酶升高,则考虑为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若谷丙转氨酶与谷草转氨酶比值大于2,则提示存在药物性肝损伤或者脂肪肝的可能性大。
2.胆红素:分为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前者主要由胆道发生阻塞性疾病所致,后者则多见于溶血性黄疸及肝细胞性黄疸。因此,对于梗阻性因素引起的胆红素代谢障碍,可表现为梗阻性黄疸,而肝细胞性损伤引起的胆红素代谢障碍,可表现为肝细胞性黄疸。
3.白蛋白:其半衰期约为1周,肝硬化患者由于门脉高压以及肝实质细胞受损,会导致白蛋白合成减少,从而引起低蛋白血症,出现腹水、胸水等症状。
4.球蛋白:是由淋巴组织、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产生,可抵抗感染,通常情况下不会超过0.8g/L,但病毒感染、免疫系统紊乱等因素可能会导致球蛋白增高至> 1 g/L。
5.其他:还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凝血因子、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均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建议有不适症状的人群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完善相关检查并查明原因后对因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吸烟饮酒,保证作息规律,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

2024-03-01

临床上引起肝功能异常的原因较多,需要观察的指标也比较多。如果发现转氨酶升高、胆红素代谢异常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等,则考虑与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因素有关。
1.转氨酶:包括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是反映肝脏损害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若出现轻度升高的情况,则提示可能存在轻度肝细胞坏死或炎症;中度增高则提示存在比较明显的肝细胞损害,如急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重度增高的情况下,则可能表明有大量肝细胞坏死的情况发生,常见于暴发性肝衰竭患者。
2.胆红素代谢异常:总胆红素可分为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当两者均明显增多时,则说明存在严重的黄疸现象,多见于急慢性病毒性肝炎、阻塞性黄疸、先天性高胆红素血症、胆囊结石及胆管结石等情况。而单纯间接胆红素增高,则通常代表处于肝细胞性黄疸状态,可见于急性乙型肝炎、急性戊型肝炎、中毒性肝炎等疾病。另外,由于胆红素可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因此还会对中枢神经造成影响,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昏迷症状。
3.凝血功能障碍:肝功能异常会影响多种凝血因子的生成,从而导致机体出血倾向增加,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牙龈出血、鼻腔出血等症状。
4.其他指标:还包括白球蛋白比值、胆固醇水平、碱性磷酸酶、转肽酶等指标,其中白球蛋白比值下降主要由肝硬化失代偿期、晚期肝癌等器质性疾病所致,胆固醇水平降低常为原发性或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恶性肿瘤等疾病的临床表现,而碱性磷酸酶、转肽酶升高则可能是胆道梗阻的表现。
除此之外,还有部分指标可以辅助判断病情进展程度,例如门冬氨酸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乳酸脱氢酶、肌酐等,但具体病因还需结合腹部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2024-03-08
相关问答 查看更多
主治疾病
肝病 HCV-RNA HCV抗体丙肝抗体 丙肝用药
专家团队更多
  • 陈群妹 医师 陈群妹 医师

    擅长:肝病,HCV-RNA,HCV抗体丙肝抗体,丙肝用药,

  • 刘柏单 主治医生 刘柏单 主治医生

    擅长:肝病,丙型肝炎抗体,胆红素异常肝病抗病毒,肝病专区,

  • 辛风舟 医师 辛风舟 医师

    擅长:肝病,肝部疼痛,肝发水肝萎缩,肝纤维化四项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