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室首页 医院大全 科普问答 药品通 医生大全

拔牙后牙酸是怎么回事

2023-12-14 18:31:12 4804人浏览 举报/反馈

精选回答(2)

拔牙后牙酸可能与术后软组织损伤、食物嵌塞、龋齿、牙髓炎或牙周炎等病因有关。这些因素可能导致牙齿敏感,但不一定是正常现象。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适当的诊断和治疗。
1.术后软组织损伤
术后软组织损伤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受阻,炎症因子刺激周围神经,从而引起牙齿敏感和疼痛。可以遵医嘱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康复新液等药物进行缓解。
2.食物嵌塞
食物嵌塞是指食物残渣进入相邻牙齿之间的间隙中,长期存在会导致细菌滋生,产生异味并刺激牙龈。患者可定期用牙线剔除嵌塞的食物碎屑,减少对牙龈的刺激。
3.龋齿
龋病是由口腔内多种因素如细菌、食物等相互作用所致的牙齿硬组织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当龋损深入到牙本质小管时,就会出现冷热酸甜刺激痛的症状。对于浅表的龋坏,可通过去除病变组织后直接充填的方式进行治疗;深达牙髓者需摘除感染的牙髓组织,并使用氢氧化钙糊剂消毒后填充。
4.牙髓炎
牙髓受到细菌感染发生炎症反应,炎症介质会刺激牙髓内的神经纤维,进而引发疼痛感。根管治疗是常见的牙髓炎治疗方法之一,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机械和化学方法彻底清除根管系统中的大部分感染源,并封闭管腔以防止再感染。
5.牙周炎
牙周炎由牙菌斑生物膜引起的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由于炎症波及牙槽骨,可能会导致牙龈退缩,暴露牙根面,进而引发牙齿敏感。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采用超声波洁治术、龈下刮治术等方式清除牙石和菌斑,必要时还需行翻瓣术、植骨手术等。
建议关注口腔卫生,避免食用过硬或过冷的食物,减少吸烟和饮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2023-12-14

拔牙后牙酸可能与创伤性牙周膜损伤、急性根尖周炎、牙髓坏死、龋齿继发感染、牙龈萎缩等病因有关。这些因素可能导致牙髓组织暴露或炎症反应,从而引起牙酸。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适当的诊断和治疗。
1.创伤性牙周膜损伤
创伤性牙周膜损伤会导致牙齿支持组织受损,引起暂时性的敏感和不适。轻度的创伤性牙周膜损伤通常可以自行愈合,但如果疼痛持续不缓解,则需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应的处理。
2.急性根尖周炎
急性根尖周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根尖周围组织炎症,导致患处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甲硝唑片等药物控制感染,必要时需行开髓引流术以减轻压力。
3.牙髓坏死
牙髓坏死是由于牙髓组织缺血或缺氧而死亡,失去营养供应的牙髓容易受到细菌侵袭,进而引发炎症反应。对于牙髓坏死的情况,一般需要通过根管治疗的方式去除坏死的牙髓组织,以免进一步加重病情。
4.龋齿继发感染
龋齿继发感染是指龋病进展过程中,细菌及其产物进入牙髓腔内,刺激牙髓组织产生炎症反应。针对龋齿继发感染,可遵医嘱使用氟化物如含氟牙膏、含氟漱口水等进行预防和治疗。
5.牙龈萎缩
牙龈萎缩可能导致牙根暴露,使牙齿对温度变化更加敏感。可通过超声波洁治术刮除附着在牙面上的菌斑和结石,减少对牙龈的刺激,同时还可以配合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康复新液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建议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并处理相关问题。另外,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避免食用过硬或过冷的食物,以减少牙齿敏感的发生。

2023-12-21
相关问答 查看更多

拖动滑块,使图片角度为正

请求失败,请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