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室首页 医院大全 科普问答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医院地址江西宜春

咨询电话020-85501999

宜春口腔科医院logo 宜春口腔科医院 (宜春口腔科医院排名,宜春口腔科医院预约挂号,宜春口腔科专科医院)

宝宝一个多月老是咬下嘴唇

2023-11-22 21:25:35 举报/反馈

精选回答(3)

宝宝一个多月老是咬下嘴唇可能是正常现象、不良习惯、缺乏维生素D和钙元素、口腔溃疡、鹅口疮等原因引起的。
1.正常现象:如果宝宝在吃奶时出现下嘴唇发麻的情况,并没有伴随其他不适症状,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建议家长及时给宝宝喂奶,避免让宝宝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
2.不良习惯:由于宝宝的年龄比较小,模仿能力比较强,在平时可能会通过咬下嘴唇的方式缓解紧张的情绪。此时家长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进行改善,比如讲故事、玩游戏等。
3.缺乏维生素D和钙元素:如果宝宝体内缺乏维生素D和钙元素,会导致体内的血钙水平降低,从而引起肌肉抽搐的现象。此时可以遵医嘱服用碳酸钙颗粒、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4.口腔溃疡:如果宝宝不注意饮食卫生,导致细菌感染,会出现口腔黏膜溃烂的症状,也会诱发上述情况。此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开喉剑喷雾剂、西瓜霜润喉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鹅口疮:鹅口疮是由念珠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多见于新生儿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患儿主要表现为颊黏膜充血、水肿等症状,同时还会伴有烦躁不安、吮乳困难等情况。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制霉菌素片、氟康唑胶囊等药物进行抗真菌治疗。
除此之外,还可能与疱疹性咽峡炎有关,建议家长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治疗。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喂养,避免过量喂养,以免增加胃肠道负担。

2023-11-22

宝宝一个多月总是咬下嘴唇可能是由于生理因素、缺乏维生素导致的吮吸反射,也有可能是口腔溃疡、牙龈炎、消化不良或者缺锌等病理因素引起。建议家长及时带宝宝去医院进行检查,在医生指导下明确诊断。
1.生理因素:如果宝宝出现厌奶期时,可能就会通过咬下嘴唇的方式促进乳汁分泌以缓解饥饿感。此时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可以通过少量多次喂养来改善症状。
2.缺乏维生素:当体内缺乏维生素D和钙元素的时候,可能会导致神经兴奋性增高而影响到正常进食,从而引发咬下嘴唇的现象。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以及碳酸钙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并且要适当增加日光照射时间,能够补充维生素D,有利于钙质吸收。
3.口腔溃疡:若宝宝患有口腔溃疡后可表现为局部疼痛、溃烂等症状,也会刺激唾液腺分泌增多而导致经常咬下嘴唇的情况发生。可以遵医嘱涂抹西瓜霜喷剂或者是康复新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4.牙龈炎:多见于出牙期间的宝宝,因长牙引起的不适也可能造成咬下嘴唇的表现,一般在牙齿萌出之后会逐渐恢复正常。平时可以用干净的纱布包裹住冰块放在宝宝牙龈处敷搓缓解牙龈肿胀情况,也可以用指腹按摩宝宝牙龈,有助于牙尖冒出。
5.消化不良:如腹部着凉、饮食不洁等原因都可能导致胃肠功能紊乱,使食物堆积在肠道内无法被消化吸收,继而产生大量气体并伴随肠痉挛等情况,也可诱发频繁吐奶的症状,进而会导致宝宝误吸入嘴中,出现咬下嘴唇的动作。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醒脾养儿颗粒、婴儿健脾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此外,还可能与缺锌有关,宝宝微量元素检测提示存在缺锌,则需要遵医嘱给予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等药物治疗。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还要注意合理喂养,保证营养均衡摄入,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2023-11-29

导致宝宝一个多月总是咬下嘴唇的原因较多,如不良习惯、缺乏维生素等。建议家长及时带宝宝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在医生指导下明确具体原因,并给予针对性治疗。
1.不良习惯:由于宝宝年龄较小,口腔和舌头肌肉发育不完善,无法控制好嘴巴的上下运动,就会出现经常吮吸手指或者咬下嘴唇的现象。此时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随着宝宝逐渐生长发育,症状会逐渐消失,因此不需要特殊处理。
2.缺乏微量元素:如果宝宝体内缺乏钙元素以及锌元素时,则容易使神经系统功能发生紊乱,从而引起异常兴奋的情况发生,部分宝宝可能还会伴随多汗、烦躁等症状。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碳酸钙D3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3.牙胚萌出:当宝宝正处于牙齿萌出期时,会导致牙龈受到刺激,而产生痒痛感,也会促使宝宝通过咬下嘴唇来缓解不适的症状。此时需要给宝宝做好口腔清洁工作,避免引发感染即可。
4.消化不良:若宝宝因腹部受凉等因素造成胃肠功能紊乱,致使食物堆积于胃肠道内,不能被正常消化吸收时,则会出现腹胀、恶心呕吐以及食欲减退等情况。此时可适当对腹部进行按摩,必要时也可遵医嘱服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益生菌制剂辅助改善。
5.缺乏安全感:由于宝宝刚出生不久,对于父母比较依赖,且没有安全感,所以会在紧张、焦虑的时候咬下嘴唇以寻求安慰。此时可以将安抚奶嘴放在身边,让宝宝有熟悉的感觉,也可以抱一抱、摇一摇等方式增加与宝宝之间的亲密接触,以此来帮助宝宝获得足够的安全感。
除此之外,还可能是唾液分泌过多、心理疾病等原因所致。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密切观察宝宝的状态,发现异常后积极就医。

2023-12-13
相关问答 查看更多
主治疾病
牙齿缺失 牙齿前突 牙齿开颌牙齿不齐 口腔科
专家团队更多
  • 郭勇柏 主治医生 郭勇柏 主治医生

    擅长:牙齿不齐,无痛补牙,无痛拔牙兔牙,口腔科,

  • 孟安 医师 孟安 医师

    擅长:牙骨前突,牙弓前突,牙错位牙齿拥挤,口腔科,

  • 张丹安 主治医生 张丹安 主治医生

    擅长:游离牙缺失,隐形正畸技术,隐适美矫治器咬合不良,口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