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中引起头痛的原因较多,如感冒、神经性头痛、丛集性头痛等。一般情况下,如果患者存在头痛的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针灸或者推拿等方式进行治疗后,效果不佳时也可采取中医中的穴位按摩方式进行辅助治疗。
临床上常见的具有止痛功效的穴位有百会穴、风池穴、列缺穴、外关穴以及合谷穴等。其中百会穴位于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五寸处,是督脉和任脉交会之处,具有醒神开窍、升阳固脱的功效;而风池穴则位于项后区,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该穴位主治中风、头痛、颈软等病症。另外,列缺穴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上1.5寸,桡骨茎突上方,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其为手太阴肺经络穴及手阳明大肠经荥穴,具有宣通表里、祛风寒湿邪气等作用。此外,对于出现头痛的患者而言,还可以遵医嘱适当按揉外关穴、合谷穴等穴位来帮助缓解不适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上述所有人群均适宜此疗法,孕妇慎用。若配合医生进行穴位按摩后,自身疼痛感一直未得到明显改善,建议及时就医诊治。
临床中常见的引起头痛的原因较多,如神经性头痛、血管性头痛等。对于因情绪激动、压力过大等因素引起的头痛,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可通过适当休息、放松心情等方式进行改善。若效果不佳,则可配合医生通过针灸、推拿、按摩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
1.百会穴:位于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五寸处,具有醒脑开窍、升阳固脱的作用,主治头晕目眩、失眠健忘、癫痫、头痛等病症。
2.太阳穴: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外约一横指的凹陷处,具有疏风清热、明目退翳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目赤肿痛、偏头痛等病症。
3.印堂穴:位于额头中间,在两眉头交点处,具有通天彻地、平肝息风的作用,对治疗鼻渊、鼻鼽、头痛等有一定的疗效。
4.头维穴:位于耳廓尖端向前上方直达前方为止成一直线与耳垂平行处,具有宽胸解郁、聪耳明目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头痛、目赤肿痛、眼底出血等病症。
5.列缺穴:位于腕后区,桡骨茎突内侧0.5寸,腕短伸肌腱的起点与肱骨内髁之间,具有宣肺调气、祛湿止咳的功效,常用于治疗伤风感冒、咳嗽、喉痛、头痛等病症。
此外,还包括攒竹穴、丝竹空穴、合谷穴、太冲穴、风池穴等穴位。患者可在专业中医师的操作下进行按揉、擦摩等手法,从而起到舒筋活络、行气止痛的效果。
但需注意的是,由于不同患者的病因不同,具体选穴也存在差异,因此建议由专业的中医医师操作,避免自行盲目选取穴位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并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机体恢复。
通常情况下,出现头痛时可按摩百会穴、风池穴、太阳穴、印堂穴以及后溪穴等穴位进行止痛。
1.百会穴:位于头部前发际正中线上方0.5寸,在两耳尖连线与头顶正中线的交点处。该穴位具有醒神益智、升阳固脱的功效,对于治疗头痛、失眠多梦等症状也有帮助作用。
2.风池穴:位于项后区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该穴位属于足少阴肾经,具有疏风清热、通络明目的功效,常用于辅助改善颈椎病引起的头晕目眩、颈项部疼痛、头痛等症状。
3.太阳穴:位于额头两侧眉梢外侧约2横指处。通过对局部进行按揉或推拿的方式,能够达到舒筋活络的作用,从而减轻不适症状。
4.印堂穴:位于额部中间,两眉头之间。适当刺激该穴位后,能够起到平肝息风、宁心安神的效果,从而促进病情恢复。
5.后溪穴:在手背部第5掌指关节后的远端隆起部位。此穴位为小肠经的重要穴位之一,具有滋阴降火、聪耳明目、清利头目的作用,主治头痛、目赤肿痛、耳鸣等病症。
除此之外,还包括攒竹穴、风府穴等多个穴位,患者需要配合医生通过按摩的方式进行处理,有助于缓解自身疾病。但需注意的是,并非所有人群都适宜按摩上述穴位来治疗头痛,例如孕妇及月经期女性不建议使用此方法。如果无法自行区分穴位位置或者对穴位操作不熟练,建议寻求专业医师的帮助。
- 2023-12-22 头痛头麻不知道是怎么了
- 2023-11-28 打了狂犬疫苗会造成天天头痛吗
- 2023-10-30 一直头痛,也检查过很多项
- 2024-11-14 大脑皮层脑梗能恢复吗多久
- 2024-03-12 父母正常孩子出生患有脑瘫是什么原因✨💕
- 2024-03-07 侧切伤口一阵阵刺痛💬
- 2024-03-07 经期综合症有哪些症状😷
- 2024-03-06 儿童羊角风怎么样治疗呢👍👉
- 2024-03-05 芾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
- 2024-03-05 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多少钱👣
- 2024-02-04 和田哪个医院看神经内科好👀
- 2024-02-04 和田最好的神经内科医院是哪些医院
- 2024-02-04 和田神经内科医院哪个好
- 2024-01-08 癫痫有什么检查和诊断手段
- 2024-01-01 癫痫治疗的耐药性是什么意思
- 2024-01-01 神经调控也是治疗癫痫的方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