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室首页 医院大全 科普问答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医院地址安徽省合肥市

咨询电话020-85501999

合肥妇产科医院logo 合肥妇产科医院 (合肥妇产科医院排名,合肥妇产科医院预约挂号,合肥妇产科专科医院)

孕期吃补铁的药大便黑是怎么回事

2023-11-23 18:52:09 举报/反馈

精选回答(2)

孕期吃补铁的药后出现大便发黑可能是铁剂摄入过多、铁质沉着症、上消化道出血、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病因导致的,需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处理。
1.铁剂摄入过多
铁是红细胞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补充铁剂可以增加血红蛋白含量。若铁剂摄入量过大,超过了机体需要,会导致铁在体内积累,使血液中的铁含量增高。因此,在服用铁剂期间,如果出现大便颜色变深的情况,通常是因为铁剂被身体吸收利用后剩余部分随粪便排出所致。
2.铁质沉着症
铁质沉着症是指铁元素在体内异常积聚,形成沉积物的一种疾病。当铁质沉着在肝脏、心脏等器官时,会引起这些器官的功能障碍,严重时可导致器官衰竭。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去铁胺进行治疗,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维生素C片、维生素E软胶囊等抗氧化药物延缓病情进展。
3.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食管、胃和十二指肠发生的急性出血,由于黏膜损伤或病变导致血管破裂引起。出血部位在上消化道,血液未经氧化即进入肠道,随同食物残渣一起排出体外,进而表现为黑便。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可以通过内镜下止血的方式进行处理,如内镜下喷洒凝血酶、内镜下硬化剂注射以及内镜下夹闭术等方法来帮助止血。
4.胃溃疡
胃溃疡是由胃壁保护因素减弱或攻击因素增强导致的胃黏膜防御性屏障破坏而引起的,当胃酸或胃蛋白酶侵袭到受损的黏膜时,可能会导致局部毛细血管破裂而出血,从而引起黑便的发生。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口服奥美拉唑镁肠溶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来进行改善。
5.十二指肠溃疡
长期吸烟、饮酒、喝浓茶、咖啡等不良生活习惯,或者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原因可能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进而诱发十二指肠溃疡。当溃疡面侵犯较大的动静脉丛时,就会发生少量出血,随着大便排出,此时大便的颜色也会随之改变。患者可通过电子胃镜检查确诊,必要时需及时就医采取内镜下止血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建议关注大便颜色变化,定期监测血常规和生化指标。同时,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过于刺激性的食物,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

2023-11-23

孕期吃补铁的药后出现大便黑可能是铁剂摄入过多、铁吸收障碍、上消化道出血、食物引起的黑色大便、使用含铁量高的药物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处理。
1.铁剂摄入过多
由于铁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过量摄入会导致血液中的铁含量增加,引起高铁血症。高铁血症会影响身体对铁的代谢和利用,导致铁在肠道中被氧化形成黑色化合物。因此,在服用铁补充剂时应严格按照医生建议的剂量进行,不可自行增减剂量。
2.铁吸收障碍
如果存在缺铁性贫血的情况,需要通过口服铁剂来纠正贫血状态,此时可能会出现铁吸收障碍,进而影响到铁的代谢,使铁元素沉积于肠黏膜细胞内,当这些细胞坏死后就会随着大便排出体外,从而出现大便颜色发黑的现象。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维生素C、乳果糖等药物促进铁的吸收。
3.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肠发生的出血性疾病,如溃疡病、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等,其会引起胃肠黏膜损伤,导致毛细血管破裂而发生出血现象。血液经过分解后会产生硫化亚铁,随粪便排出则会出现黑便。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可通过内镜下止血的方式进行治疗,比如喷洒肾上腺素、硬化剂注射等方式。
4.食物引起的黑色大便
食用某些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等,可能导致大便变黑。这种情况通常不需要担心,停止食用这些食物后大便颜色会恢复正常。
5.使用含铁量高的药物
若孕妇在孕期患有缺铁性贫血,且未及时发现并处理,则可能需要服用硫酸亚铁片、富马酸亚铁颗粒等含铁量较高的药物来进行补铁治疗,以改善贫血状态。但长期大量用药可能会导致铁在体内积聚,引起铁中毒。铁中毒的治疗包括洗胃、导泻以及应用去铁胺注射液等药物进行解毒治疗。
孕期出现大便呈黑色应及时就医,进行大便常规加隐血试验检测,排除是否存在消化道出血的情况。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调整,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身体健康。

2023-11-30
相关问答 查看更多
主治疾病
宫颈炎 外阴瘙痒 畸胎瘤 输卵管肿瘤 附件炎
专家团队更多
  • 酆医生 资深医师 酆医生 资深医师

    擅长:宫颈炎,外阴瘙痒,畸胎瘤,输卵管肿瘤,附件炎

  • 鲍医生 资深医师 鲍医生 资深医师

    擅长:宫颈机能不全, 宫腔粘连, 阴道出血, 尖锐湿疣, 外阴疾病, 外...

  • 石医生 资深医师 石医生 资深医师

    擅长:宫颈炎症等、盆腔炎症、子宫内膜病变、妇科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