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室首页 医院大全 科普问答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医院地址海南昌江

咨询电话020-85501999

昌江肝病科医院logo 昌江肝病科医院 (昌江肝病科医院排名,昌江肝病科医院预约挂号,昌江肝病科专科医院)

黄疸型肝炎在中医里是怎么引起的

2023-11-26 04:35:58 举报/反馈

精选回答(2)

黄疸型肝炎在中医里可能是由湿热内蕴、脾虚湿盛、瘀血阻络、寒湿困脾、肝胆郁热等病因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湿热内蕴
湿热邪气侵入体内,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气血不畅,进而影响肝胆功能,出现黄疸。可通过清利湿热、解毒退黄等方法进行治疗,如茵陈蒿汤。
2.脾虚湿盛
由于长期饮食不当、过度疲劳等原因导致脾胃虚弱,水湿不能正常运化,从而引起黄疸。可选用健脾祛湿类中药进行调理,如参苓白术散。
3.瘀血阻络
外感湿热之邪,或情志不畅,气机郁滞,久则伤阴,致阴亏血燥,津少滋润,易生痰浊,痰浊凝结成瘀,瘀血内停,久而使湿从寒化,痰湿互结,最终形成瘀血阻络证。针对瘀血阻络所致黄疸,可采用活血化瘀的方法进行治疗,如血府逐瘀汤。
4.寒湿困脾
多由外感寒湿或过食寒凉生冷食物所致。此时寒湿之邪侵袭人体,导致脾阳受损,运化失职,湿邪留着于脾胃之间,进而影响肝胆的功能,出现黄疸。对于寒湿困脾所致黄疸,可选用温中祛寒、利水消肿的方剂进行治疗,如实脾散。
5.肝胆郁热
由于长期情志不畅,导致肝气郁结,疏泄失常,进而影响到胆汁的排泄,出现黄疸。针对肝胆郁热所致黄疸,可采取疏肝理气、清热解毒的治疗方法,如龙胆泻肝汤。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以助于肝脏修复。建议定期复查肝功能及相关检查,监测病情变化,同时注意饮食调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等,以免加重肝脏负担。

2023-11-26

黄疸型肝炎在中医里可能是由肝胆湿热、肝郁脾虚、肝肾阴虚、血瘀湿阻、疫毒侵袭等病因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肝胆湿热
肝胆湿热是指肝胆功能失调,湿邪和热邪侵入体内,导致胆汁不畅,从而引起黄疸型肝炎。清利肝胆湿热是常用的治疗方法,如龙胆泻肝汤、茵陈蒿汤等中药方剂可以清热解毒、利湿退黄。
2.肝郁脾虚
肝郁脾虚时,情志不畅致肝气郁结,进而影响到脾胃运化功能,湿浊内生,久则化热,湿热交蒸于胆腑而发为黄疸。疏肝健脾法可作为此类病症的治疗原则,代表方有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
3.肝肾阴虚
肝肾阴虚会导致肝体失养,肝阴不足,无法制约肝阳上亢,使肝火旺盛,进一步灼伤津液,煎熬胆汁而成黄疸。滋补肝肾是主要治法,常用方剂包括六味地黄丸、一贯煎等。
4.血瘀湿阻
血瘀湿阻指血液运行不畅,痰湿凝滞,此时易阻碍胆道,使胆红素排泄受阻,出现黄疸。活血化瘀、祛湿通络是常见的治疗方法,可用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等中药进行调理。
5.疫毒侵袭
疫毒侵袭人体后,正气抗邪外出的过程中,邪正相争,气血逆乱,容易导致肝胆功能受损,胆红素代谢异常,出现黄疸。清热解毒是针对这类病因的主要治疗方式,代表方剂有清瘟败毒饮、普济消毒饮等。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饮食方面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等。建议定期复查肝功能及相关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

2023-12-10
相关问答 查看更多
主治疾病
肝病 肝腹水 肝气郁结丙型肝炎抗体检测 乙肝两对半
专家团队更多
  • 陈椰单 医师 陈椰单 医师

    擅长:肝病,肝病,转氨酶增高肝区疼痛,肝腹水,

  • 刘刚东 主治医生 刘刚东 主治医生

    擅长:肝病,丙型肝炎抗体检测,乙肝两对半丙型病毒性肝炎,甲型肝炎,

  • 徐花 医师 徐花 医师

    擅长:肝病,肝炎后肝硬化,急性乙肝酒精性肝病,老年人脂肪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