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室首页 医院大全 科普问答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医院地址重庆巫溪

咨询电话020-85501999

巫溪神经内科医院logo 巫溪神经内科医院 (巫溪神经内科医院排名,巫溪神经内科医院预约挂号,巫溪神经内科专科医院)

全身发冷中医治疗⚠

2024-02-27 17:21:25 举报/反馈

精选回答(2)

全身发冷中医治疗时,可以考虑艾灸疗法、拔火罐疗法、中药外敷、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等方法来改善症状。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不适,建议及时就医以确定病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1.艾灸疗法
艾灸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调节气血,改善血液循环,从而缓解全身发冷的症状。适用于阳虚体寒、气血不畅等引起的畏寒怕冷。施灸时要注意掌握好温度和时间,以免烫伤皮肤。
2.拔火罐疗法
拔火罐疗法利用负压吸引人体表面的毛细血管扩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达到祛风散寒的目的。对于因风寒湿邪侵袭导致的四肢冰凉有较好的效果。需注意选择合适的位置放置罐具,并控制吸力大小以防止损伤皮肤。
3.中药外敷
中药外敷可以起到温经通络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因体内寒湿之邪所致的畏寒症状。此法适合用于辅助调理脾胃虚弱所造成的消化不良以及食欲减退等情况。在使用前应确保皮肤无破损,并按医嘱配制外敷药方。
4.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具有补脾益气、温中祛寒的功效,可增强机体抗寒能力,缓解全身发冷的情况。本品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寒所致的脘腹胀满、呕吐泄泻等症状。服药期间不宜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5.金匮肾气丸
金匮肾气丸能补充元气,提高身体免疫力,有助于驱除体内的寒邪,从而减轻全身发冷的感觉。此药可用于治疗肾阳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小便不利、肢体浮肿等症。患者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针对全身发冷的症状,在应用上述传统中医药物进行调理的同时,还应注意保持适当的室温和穿着适宜厚度的衣服,避免进一步加重不适感。饮食方面宜选用温热性质的食物,如红枣、羊肉等,以助于提升身体内部的温度。

2024-02-27

全身发冷中医治疗时,可以考虑艾灸、拔罐疗法、中药外敷、附子理中汤、四逆汤等方法来改善症状。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不适,建议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1.艾灸
艾灸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气血,具有温经散寒的作用,可缓解全身发冷的症状。适用于阳虚体寒、气血不畅等引起的畏寒症状。
2.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利用负压吸附于人体表面,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身体微循环状态,从而达到祛风除湿的目的。对于因体内湿气积聚导致的畏寒怕冷具有一定效果。
3.中药外敷
中药外敷可以起到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的功效,能够有效缓解因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的四肢冰凉现象。此法适宜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后遗症引起的身体局部怕冷。
4.附子理中汤
附子理中汤中的附子有大补元气之效,能驱逐阴寒,使机体恢复正常体温;白术健脾燥湿以助运化;干姜辛热而入脾胃,温中散寒;人参大补元气;茯苓渗利水湿。本方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寒证,症见脘腹疼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
5.四逆汤
四逆汤由炙甘草、干姜、附子组成,其中附子大辛大热,回阳救逆,为君药。干姜辛热,温脾暖胃,与附子相配,增强回阳救逆之力,为臣药。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佐使。本品主治少阴阳虚,阴盛格阳,症见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以及阳衰欲脱者。
针对全身发冷的情况,在传统医学中可能涉及多种病因,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2024-03-05
相关问答 查看更多
主治疾病
假脑瘤症 脊髓性肌萎缩 急性脊髓炎分水岭区脑梗死 神经内科
专家团队更多
  • 古菁三 主治医生 古菁三 主治医生

    擅长:压力强迫症,小儿孤独症,妄想症晚睡强迫症,精神心理科,

  • 马军舟 医师 马军舟 医师

    擅长:孕妇失眠,血管性抑郁症,网络成瘾症顽固性抑郁症,精神心理科,

  • 袁广 主治医生 袁广 主治医生

    擅长:老年人抑郁症,恐惧症,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精神心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