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室首页 医院大全 科普问答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医院地址上海闸北

咨询电话020-85501999

闸北结石病医院logo 闸北结石病医院 (闸北结石病医院排名,闸北结石病医院预约挂号,闸北结石病专科医院)

尿床和憋不住这是怎么了

2023-12-01 15:49:52 举报/反馈

精选回答(5)

如果偶尔出现一次尿床或者憋不住的情况,可能是由于睡前喝水过多、精神紧张等生理性因素导致。但是如果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则可能与脊柱裂、膀胱功能障碍、前列腺增生、糖尿病、尿崩症等因素有关。
1.睡前喝水过多:睡觉之前喝大量的水会导致体内水分增加,从而引起尿量增多的现象,甚至会出现尿床的症状。建议在睡觉前减少饮水量即可缓解。
2.精神紧张: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的状态下也有可能会诱发尿床的情况发生。因此患者需要保持心情舒畅,并且避免过度劳累。
3.脊柱裂:脊柱裂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在发病期间可能会出现排尿异常以及感觉障碍等症状,部分患者还有可能会造成遗尿现象的发生。此时可遵医嘱通过脊髓栓系切除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4.膀胱功能障碍:如果患者的膀胱功能存在障碍,则容易影响到正常的排尿情况,从而引发尿频、尿急等不适症状,甚至还会伴有夜间频繁起夜等情况。此时可以适当吃一些利尿的食物改善,比如冬瓜、西瓜等。
5.前列腺增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体内的雄激素分泌逐渐减少,会引起前列腺腺体代偿性增大,进而刺激膀胱逼尿肌收缩,使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失禁等症状。通常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非那雄胺片等药物来治疗。
此外,还可能与尿崩症、颅脑外伤等因素有关。如果无法判断,建议及时去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由医生进行视诊、血常规、B超等检查,明确具体的原因。

2023-12-01

如果儿童出现尿床、憋不住的情况,可能是由于睡前饮水过多等生理性因素导致。若排除此类情况,则可能与神经性膀胱功能障碍、遗尿症、脊膜膨出或者骶尾部脊髓栓系有关。
1.睡前饮水过多:部分儿童在晚上睡觉前饮用较多的水,而夜间睡眠较深,便可能出现尿床的现象,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无需特殊治疗,在纠正不良习惯后可逐渐缓解。
2.神经性膀胱功能障碍:通常是由于大脑皮层发育不全所致,会导致控制排尿的功能异常,从而引起尿频、尿急等症状,甚至还会伴有尿失禁等情况发生。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或者是酒石酸托特罗定片进行治疗,并且还要配合康复训练的方法改善,如盆底肌训练等。
3.遗尿症:通常是指5岁以上儿童不能自主控制排尿,经常会在睡梦中出现不自觉地排尿,尤其在夜间。建议患者遵医嘱服用酒石酸托特罗定片、奥昔布宁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还可以通过行为矫正疗法以及生物反馈治疗等方式联合治疗。
4.脊膜膨出:多是胚胎期神经管闭合不全引起的疾病,会造成局部组织突出,当压力升高时便会诱发尿潴留,从而表现为小便滞留在体内无法排出。对此需要采取手术方法进行修复,如椎板切除减压术等。
5.骶尾部脊髓栓系:主要是由先天性原因所造成,比如脊柱裂,可能会对马尾神经产生压迫,所以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的症状,还可伴随下肢运动障碍。此时可以通过行椎管扩大术等方式进行治疗,以促进病情恢复。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还应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尽量减少摄入含水量高的食物,以免增加排尿次数。

2023-12-08

如果偶尔出现一次尿床的现象,可能是因为睡前喝水过多、睡眠较深等生理性原因导致。但如果经常性地出现这种情况,则可能是神经源性膀胱、泌尿系感染、遗尿症、脊柱裂、隐睾等原因所致。
1.睡前喝水过多:睡前饮水较多时,会导致夜间小便次数增加,在睡梦中就容易发生尿床的情况。建议睡觉前减少饮水量,并且在睡前使用闹钟提醒排尿。
2.睡眠较深:部分人在深度睡眠的状态下,大脑对排尿中枢的控制力会下降,从而会出现尿床的情况。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随着年龄增长可逐渐改善。
3.神经源性膀胱: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如脑部肿瘤压迫到支配排尿功能的相关神经,或者存在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症等神经系统疾病,都会引起神经源性膀胱,导致患者无法自主控制排尿。需积极进行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例如遵医嘱应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酒石酸托特罗定片等药物缓解不适症状,必要时可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神经源性膀胱扩大术等方式治疗。
4.泌尿系感染:比如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等,炎症刺激可能会造成尿频、尿急等症状,甚至还会伴有腰痛、发热等情况。需要遵照医生指导服用抗菌药物治疗,例如头孢克肟分散片、阿莫西林胶囊等。
5.遗尿症:通常与遗传有关,也有可能是心理压力过大所引起,会造成夜间不自觉排尿,尤其好发于梦境尿床。应鼓励患儿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及排尿习惯,睡前尽量少喝水,也可以遵医嘱应用去氨加压素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以减少水分丢失。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患儿,可以采取行为矫正疗法、家庭干预治疗等方法帮助恢复。
此外,还可能与脊柱裂、隐睾等因素相关,若长期未见好转,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再针对性处理。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私处卫生护理工作,勤换洗内裤。

2023-12-15

如果偶尔出现一次尿床或者憋不住的情况,可能是因为睡前喝水过多、精神紧张等生理性因素导致。但是如果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则可能是存在泌尿系统感染、膀胱过度活动症、神经源性膀胱、前列腺增生以及脊髓栓系综合征等情况。
1.睡前喝水过多:睡前饮水量过多可能会增加排尿次数,甚至会出现尿失禁的现象。建议在睡觉前减少液体摄入,并且使用防漏垫保护床垫,防止发生遗尿现象。
2.精神紧张:由于压力过大、情绪过于焦虑等原因造成精神紧张时,也可能影响正常的排尿功能,在夜间睡眠过程中可能出现尿床或无法控制排尿的情况。此时需要放松心情,避免给自己太大的心理负担。
3.泌尿系统感染:如急性膀胱炎、急性尿道炎等疾病,炎症刺激可引起尿频、尿急等症状,也可表现为上述情况。通常还会伴有排尿疼痛、尿液浑浊、尿不尽感等症状。明确诊断后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菌药物治疗,例如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等。
4.膀胱过度活动症:通常是逼尿肌收缩乏力等因素引起的,会导致患者频繁产生尿意,从而引发尿床的症状。同时还会伴随夜尿增多、尿急等不适症状。确诊以后主要是进行行为训练改善,比如延迟排尿、忍尿等,必要时还需要遵医嘱使用酒石酸托特罗定片等药物治疗。
5.神经源性膀胱:多是脑外伤、脑血管意外等因素所致,患者的控尿能力受损,可能导致排尿异常,还可伴有残余尿增多、尿潴留等症状。一般可通过导尿的方式帮助排尿,严重者则需考虑手术治疗,例如经皮穿刺骶骨切开术等。
此外,还可能与糖尿病、帕金森病等有关,若长期反复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具体原因后再遵照医嘱进行治疗。

2023-12-22

尿床和憋不住可能是压力性尿失禁、神经源性膀胱、前列腺增生、慢性前列腺炎、泌尿系结石等因素引起的。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查明病因,对因治疗。
1.压力性尿失禁:多与盆底松弛有关,由于尿道括约肌功能障碍,导致在咳嗽、大笑等腹腔内压增加时出现不自主漏尿的情况发生。此时可遵医嘱使用酒石酸托特罗定缓释片、琥珀酸索利那新片等药物缓解症状。必要时可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如尿道中段吊带术等。
2.神经源性膀胱:若存在脑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等情况,可能会引起神经源性膀胱,主要表现为排尿困难、尿频、尿急等症状。可以遵医嘱通过导尿或者间歇导尿等方式改善不适症状。必要时也可以采取膀胱扩大成形术、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等方法进行治疗。
3.前列腺增生:好发于年龄较大的男性群体,如果长期存在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吸烟、酗酒等,可能会诱发该疾病。患病以后会出现尿频、尿痛、尿不尽等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非那雄胺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慢性前列腺炎:可能由细菌感染所导致,炎症会刺激到后尿道引起膀胱逼尿肌收缩,从而出现上述情况,并伴有排尿疼痛、寒战等症状。可以遵医嘱服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5.泌尿系结石:通常与代谢异常以及饮水过少等因素有一定的关系,会导致肾盂出口及尿道狭窄,从而引发排尿困难的现象。随着病情的发展还会出现血尿、腰腹部疼痛等症状。对于较小的结石,可以通过激光碎石术等方式来进行治疗,对于较大的结石,则需要通过开放手术取石的方法进行处理。
除了以上常见原因外,还可能是急性尿路梗阻、尿崩症等原因所致,建议患者就医明确。日常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换洗内裤,避免加重不适。

2023-12-29
相关问答 查看更多
主治疾病
结石病 胆总管结石 砂淋排尿前后膀胱区痛 肾结石
专家团队更多
  • 冯克 医师 冯克 医师

    擅长:结石病,泌尿道狭窄,排出结石石淋,胆石,

  • 陆姐 主治医生 陆姐 主治医生

    擅长:结石病,肝内胆管结石,尿痛腹胀,排出结石,

  • 叶琦可 医师 叶琦可 医师

    擅长:结石病,粪便结石,尿隐血尿流中断,肝脏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