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室首页 医院大全 科普问答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医院地址内蒙古乌海

咨询电话020-85501999

乌海肝病科医院logo 乌海肝病科医院 (乌海肝病科医院排名,乌海肝病科医院预约挂号,乌海肝病科专科医院)

药物性肝损害治疗后转氨酶下降后一周又上去

2023-11-25 04:13:42 举报/反馈

精选回答(4)

转氨酶即氨基转移酶,是反映肝细胞功能的重要指标。若患者出现药物性肝损害,在经过积极的保肝、抗炎等对症处理之后,氨基转移酶水平下降,但一周后再复查时发现氨基转移酶再次升高,则可能是由于未停用导致损伤肝脏的药物所引起。
如果在使用某种药物期间出现了氨基转移酶异常的情况,并且出现了明显的症状,比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以及腹部胀痛等症状,需要及时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如果是病毒性肝炎引起的,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德福韦酯片、恩替卡韦分散片等抗病毒药物治疗;若是酒精性肝病所致,应严格戒酒,必要时可遵医嘱应用水飞蓟宾胶囊保护肝细胞膜及改善肝细胞代谢,促进肝细胞修复。
此外,对于轻度肝损者,多数情况下无需特殊治疗,通常可在1-3个月自行恢复。而对于中重度肝损者,则需考虑采取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如醋酸泼尼松片、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等。同时还需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高脂食物,以免增加脂肪肝的发生几率。

2023-11-25

转氨酶即氨基转移酶,是反映肝细胞功能的重要指标。如果患者出现药物性肝损害,在使用保肝、降黄等对症处理的药物进行治疗之后,氨基转移酶下降1-2周,但随后又再次升高,则可能与病情尚未完全恢复有关。
1.保肝:对于轻度和中度的药物性肝损伤,可以单纯给予保肝药,如复方甘草酸苷片、双环醇片、水飞蓟宾胶囊等,以保护肝脏免受进一步损伤,并促进受损的肝组织修复。
2.降黄:部分患者在发生药物性肝损伤时,还会伴随有胆汁淤积的情况,此时则需要遵医嘱应用熊去氧胆酸片等利胆药物来降低血清中的总胆红素水平,从而减轻黄疸的症状。
3.戒断综合征治疗:若为长期服用某些具有肝毒性的药物导致的氨基转移酶反复波动,通常考虑存在药物依赖以及戒断症状的可能性较大,建议及时咨询医生是否可更换其他无肝毒性且有效的替代药物继续治疗原发疾病。
4.营养支持:除上述治疗外,还需要注意加强营养支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C、B族维生素及叶酸等,必要时需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氨基酸溶液等,保证机体能量供给充足,有助于改善体质,辅助提高身体素质,也有助于缓解病情。
5.抗纤维化治疗:当肝损伤持续进展至肝硬化的阶段,还需遵医嘱联合使用安络化纤丸、扶正化瘀胶囊等抗纤维化药物,控制病情发展。
此外,由于不同类型的药物性肝损伤机制有所不同,因此针对不同的病因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还要定期复查,以便早期发现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及时处理。

2023-12-02

转氨酶即氨基转移酶。服用某些药物时可引起肝脏损伤,称为药物性肝损害。如果患者出现服用药物导致的肝功能异常,在经过积极护肝、保肝等综合治疗之后,氨基转移酶恢复正常,但一周左右再次升高,则可能是由于疾病本身的原因所造成。
1.急性肝细胞型:临床表现多样,轻者无症状,查体仅发现肝大;重者可有极度乏力、食欲不振、呕吐、腹胀及体重减轻,并有不同程度的黄疸,常有瘙痒、蜘蛛痣和肝掌。通常在停药以后两周之内可以恢复到正常,但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可能需要4-8周的时间才能恢复。
2.慢性肝内胆管结石:早期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钝痛或剧痛,伴有恶心、呕吐、寒战、发热等症状,检查可见巩膜、皮肤黄染,可有胆汁淤积的表现如皮肤瘙痒、心动过缓、低血糖等。此时应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片进行利胆治疗,还可以使用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抗炎治疗,一般在用药四周左右复查肝功,多数患者的氨基转移酶会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
3.酒精性肝病:患者会出现肝区疼痛、右上腹压迫感以及全身乏力的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还有可能会导致关节肌肉酸痛、黄疸等情况发生。若已经确诊为酒精性肝病,应及时戒酒,同时还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水飞蓟宾胶囊、联苯双酯滴丸等药物进行治疗,促进肝细胞修复,改善病情。
4.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传染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以及性传播等方式传染。患病以后容易导致机体免疫反应亢进,使肝细胞受到损伤,从而诱发一系列不适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德福韦酯分散片、恩替卡韦分散片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
5.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类由自身免疫机制介导的肝病,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类型。典型症状主要有厌食、疲劳、腹水、水肿等,也会伴随氨基转移酶升高的情况。通常情况下,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氢化泼尼松注射液等,能够起到抗炎的作用。若效果不佳则需及时更换治疗方法,避免加重病情。
此外,还存在药物性肝损害治疗后转氨酶下降后一周又上去的情况,建议患者先前往医院肝病科就诊,再针对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不可以过度劳累,以免加重身体负担。

2023-12-09

转氨酶即氨基转移酶,是反映肝细胞功能的重要指标。如果患者出现药物性肝损害,在使用保肝、降黄等药物进行治疗之后,氨基转移酶的水平在一周内逐渐恢复正常,但之后再次升高,则可能与饮食不当、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病毒性肝炎等因素有关。
1.饮食不当:若患者在恢复期间进食大量肥肉、炸鸡等油腻食物,导致肝脏负担加重,就可能会引起氨基转移酶反弹的情况。建议患者调整饮食结构,以低脂清淡的食物为主,并适当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和减轻肝脏负担。
2.脂肪肝:若患者存在肥胖、营养过剩等情况,可诱发脂肪肝的发生,而脂肪肝会导致肝功能异常,表现为氨基转移酶水平升高。此时需要积极减肥,同时遵医嘱服用辛伐他汀片、洛伐他汀胶囊等药物调节血脂,改善脂肪肝。
3.酒精性肝炎:长期过量饮酒会损伤肝细胞,影响其正常代谢功能,从而引发酒精性肝炎,也会导致氨基转移酶水平波动。此类患者应严格戒酒,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衰竭。
4.自身免疫性肝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疾病累及到肝脏时,可导致自身抗体产生并攻击肝细胞,进而使肝功能受损,表现为氨基转移酶反复波动。此类患者需及时明确病因并对因治疗,比如类风湿关节炎所致者可遵医嘱应用布洛芬缓释胶囊、醋酸泼尼松片等药物缓解症状。
5.病毒性肝炎:包括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慢性乙型肝炎以及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慢性丙型肝炎,均会对肝细胞造成严重损害,导致氨基转移酶持续增高。对此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完善相关检查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恩替卡韦分散片、拉米夫定片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2023-12-16
相关问答 查看更多
主治疾病
肝病 乙肝治疗 乙型肝炎抗体早期肝硬化 转氨酶高
专家团队更多
  • 陈涛克 医师 陈涛克 医师

    擅长:肝病,乙肝症状,乙肝治疗乙型肝炎抗体,早期肝硬化,

  • 刘斌二 主治医生 刘斌二 主治医生

    擅长:肝病,肝病,转氨酶增高肝区疼痛,肝腹水,

  • 熊丹 医师 熊丹 医师

    擅长:肝病,丙型肝炎抗体检测,乙肝两对半丙型病毒性肝炎,甲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