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室首页 医院大全 科普问答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医院地址重庆綦江

咨询电话020-85501999

綦江骨科医院logo 綦江骨科医院 (綦江骨科医院排名,綦江骨科医院预约挂号,綦江骨科专科医院)

腿骨质增生按摩穴位

2023-09-28 23:56:34 举报/反馈

精选回答(5)

腿骨质增生可以按摩足三里穴、阴陵泉穴、血海穴、髀关穴、伏兔穴等穴位,但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操作。

1、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旁开一横指的位置。通过按摩此穴位可以起到强身健体、扶正培元、升降气机的作用,对于腿骨质增生的治疗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2、阴陵泉穴

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在胫骨内侧髁下方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部位。通过按摩此穴位可以起到益脾养胃、清热利湿、调理气机的功效,对于腿骨质增生的治疗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3、血海穴

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四头肌隆起处。通过按摩血海穴可以起到调经止带、清热利湿、凉血止血的功效,对于腿骨质增生的治疗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4、髀关穴

髀关穴位于大腿前侧,膝尖直上10寸,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通过按摩此穴位可以起到温阳补气、健脾除湿、舒筋活络的功效,对于腿骨质增生的治疗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5、伏兔穴

伏兔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8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犊鼻与解溪的连线上。通过按摩伏兔穴可以起到益气和中、健脾化湿的功效,对于腿骨质增生的治疗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穴位需由专业的医生进行操作,以免自行操作不当,引起不适症状。如果患者病情比较严重,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并治疗。

2023-09-28

腿骨质增生可以按摩足三里穴、三阴交穴、血海穴、阴陵泉穴、阳陵泉穴等穴位,可以辅助缓解不适症状。

1、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旁开一横指的位置。患者适当按摩此穴位,可以起到强身健体、扶正培元、升降气机的作用,对于腿骨质增生的治疗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2、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位于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患者适当按摩此穴位,可以起到健脾和胃、补益肝肾、调经止带的作用,对于腿骨质增生的治疗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3、血海穴

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四头肌隆起处。患者适当按摩此穴位,可以起到活血化瘀、调经止痛、清热利湿的作用,对于腿骨质增生的治疗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4、阴陵泉穴

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在胫骨内侧髁下方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部位。患者适当按摩此穴位,可以起到清热利湿、调经止痛、补益肝肾的作用,对于腿骨质增生的治疗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5、阳陵泉穴

阳陵泉穴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患者适当按摩此穴位,可以起到舒筋活络、清肝利胆、镇惊安神的作用,对于腿骨质增生的治疗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除此之外,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及熬夜。同时还要注意饮食清淡,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2023-10-05

腿骨质增生一般是指增生性骨关节病,增生性骨关节病可以按摩昆仑穴、解溪穴、太溪穴、足三里穴、悬钟穴等穴位。

1、昆仑穴

昆仑穴位于外踝和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患者适当按摩昆仑穴,可以起到舒筋活络、清热利窍的作用,对于骨质增生引起的疼痛、肿胀等症状,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2、解溪穴

解溪穴位于足背外侧,第4、5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患者适当按摩解溪穴,可以起到舒筋活络、清热利窍的作用,对于骨质增生引起的疼痛、肿胀等症状,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太溪穴

太溪穴位于足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患者适当按摩太溪穴,可以起到滋阴益肾、调理气血的作用,对于骨质增生引起的疼痛、足底发热等症状,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旁开一横指的位置,患者适当按摩足三里穴,可以起到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理气降逆、通经活血的作用,对于骨质增生引起的疼痛、足膝无力等症状,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5、悬钟穴

悬钟穴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患者适当按摩悬钟穴,可以起到清热利窍、舒筋活络的作用,对于骨质增生引起的疼痛、麻木等症状,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另外,建议患者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按摩治疗,避免盲目自行操作,以免操作不当,损害身体健康。同时,患者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硫酸软骨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病情比较严重,建议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2023-10-12

对于存在腿骨质增生的患者,可以进行委中穴、承山穴、阳陵泉穴、犊鼻穴以及足三里穴等穴位的按摩。通过按摩穴位可起到舒筋通络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不适症状。
1.委中穴:该穴位位于膝后区,腘横纹中点,属于膀胱经穴位。具有清热利湿、祛风除湿的功效,配合医生进行局部按摩后,通常能够有效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使骨刺逐渐消失。
2.承山穴:该穴位位于小腿后方,腓肠肌两肌腹与跟腱之间凹陷处,具有疏利腰脊、退虚汗之功效。遵医嘱进行腿部按摩后,一般能够改善下肢酸胀、疼痛等症状。
3.阳陵泉穴:该穴位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头前缘凹陷处,具有疏肝利胆、泄热祛湿的功效。若存在腿骨质增生的情况,建议患者在专业医师操作下,对上述穴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辅助治疗的效果。
4.犊鼻穴:该穴位位于膝前区,髌韧带内侧部,胫骨结节前方约0.5寸,屈曲膝关节时呈现明显隆起处。具有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配伍委中穴、阳陵泉穴等穴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消除骨刺。
5.足三里穴:该穴位位于小腿外侧,犊鼻穴下3寸,胫骨旁开一横指,具有健脾和胃、调养元气的功效。遵医嘱进行穴位按摩后,可以帮助去除体内湿邪,进而减轻骨刺导致的相关不适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每个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不同,所以具体按摩哪个穴位需要听从医生指导。另外,如果出现其他不适症状,还需要及时就医处理。

2024-01-07

在医生指导下,可以按摩承山穴、足三里穴、血海穴等穴位缓解腿部骨质增生引起的疼痛。但需注意的是,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则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1.承山穴:位于人体的臀部,在人体的小腿后方,腘横纹中点下方3寸的位置,是督脉上的一个穴位,具有舒筋活络的作用,通过刺激该穴位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从而达到辅助治疗的目的。
2.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旁开一横指处,属于足阳明胃经穴位,具有健脾和胃、调养气血的功效,常用于改善脾胃虚弱所引起的大便溏泄、食欲不振等症状,也可以帮助缓解上述不适。
3.血海穴:位于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是足太阴脾经与足厥滨肝经交汇穴之一,具有化痰祛湿、运化脾血的功能,适用于治疗下肢痿痹、屈伸不利、下肢麻木等症状。
4.风市穴:位于膝前区,髌底与髌韧带之间凹陷中,是人体胆经的一个重要穴位,具有通利关节、祛风湿止痛的效果,对于腰背痛、髋关节炎、下肢麻痹等情况也有一定的疗效。
5.环跳穴:位于股外侧部,膝关节尖所在位置直下一脚宽的位置,是人体足少阳胆经的重要穴位之一,具有温经散寒、行气通络、祛风除湿等作用,对治疗下肢瘫痪、小儿遗尿症、坐骨神经痛有一定的效果。
此外,还可以选择其他穴位进行按摩,如阳陵泉穴、秩边穴等。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或者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病情。若配合医生进行规范治疗后,症状未得到明显缓解,还需及时就医诊治。

2024-01-14
相关问答 查看更多
主治疾病
广泛性特发性骨质增生 骨质增生 骨质疏松症股骨头坏死
专家团队更多
  • 樊群广 医师 樊群广 医师

    擅长:股骨头坏死,半月板损伤,断指再植坐骨神经痛,,

  • 刘毅舟 医师 刘毅舟 医师

    擅长: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关节炎,感染性关节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 杨昕栋 医师 杨昕栋 医师

    擅长:腰椎骨质增生,脊柱侧弯,关节肿胀颈椎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