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室首页 医院大全 科普问答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医院地址中国

咨询电话020-85501999

健康科普logo 健康科普 (专家文章 一览即知)

镇痛泵不管用的原因

2024-05-29 00:06:48 举报/反馈

精选回答(3)

镇痛泵不管用可能是药物耐受性、神经损伤、局部血肿、感染性休克、多发性骨髓瘤等病因导致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药物耐受性
长期使用同一种止痛药会导致身体对该药物产生适应性和耐受性,从而降低其止痛效果。因此,在使用镇痛泵时应定期更换药物种类以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2.神经损伤
如果患者存在外周神经损伤、脊髓损伤等,可能会导致神经传导功能障碍,进而引起疼痛感知异常。这种情况下,虽然镇痛泵内药物浓度正常,但因为无法有效传递至受损部位,所以不能达到预期的止痛效果。对于这类患者,可以考虑采用针灸、电刺激疗法等非药物治疗方法来缓解疼痛。
3.局部血肿
若是在术后放置镇痛泵的过程中对周围组织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伤,此时容易诱发炎症反应,进一步加重水肿的程度,使血流量增加,从而加剧了疼痛感。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必要时还需要拆除镇痛泵重新穿刺。
4.感染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是由于严重感染引起的机体反应失调综合征,此时会引起全身炎症反应和器官功能障碍,导致疼痛阈值下降,出现剧烈腹痛、腰背痛等症状。治疗通常包括抗感染治疗和支持性治疗,如补液、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等。
5.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骨髓腔内压力增高压迫神经根,可表现为持续性钝痛或深部剧痛。治疗可能涉及化疗、靶向治疗或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方法,需由专业医师根据病情制定方案。
建议密切监测患者的疼痛强度和药物消耗量,以便调整治疗策略。适当的运动锻炼也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和减轻疼痛,例如轻柔的瑜伽或散步。

2024-05-29

镇痛泵不管用可能是阿片类药物耐受性、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毒性、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使用不当、患者个体差异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阿片类药物耐受性
长期使用同一种阿片类药物会导致机体对该药物产生适应性,需要逐渐增加剂量才能达到相同的止痛效果。例如,对于慢性背痛患者,初始使用吗啡可有效缓解疼痛,但随着时间推移,需逐渐增加剂量以维持相同效果。
2.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毒性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通过降低大脑皮层兴奋性来发挥作用,若过量使用会引起意识障碍、呼吸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举例来说,在手术后为了减轻患者的焦虑和紧张情绪而给予苯二氮卓类药物时,应严格控制剂量以免引起呼吸衰竭。
3.神经病理性疼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于外周神经损伤导致的持续性、难以忍受的疼痛,对阿片类药物不敏感。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考虑使用抗抑郁药如文拉法辛进行治疗。需要注意的是,用药期间要监测心率和血压变化。
4.药物使用不当
如果镇痛泵设置错误或者使用时间过短,则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正确的操作方法包括按医嘱设定镇痛泵参数并定期更换电池以保证其正常工作。
5.患者个体差异
不同患者对阿片类药物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可能导致某些患者出现耐受性。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并根据需要调整药物剂量。
建议定期评估患者疼痛程度,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医生可能会推荐物理疗法或非甾体抗炎药以辅助缓解疼痛。

2024-06-05

镇痛泵不管用可能是杜冷丁过敏、药物耐受、神经损伤、肌肉紧张、脊髓损伤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杜冷丁过敏
杜冷丁是一种合成的吗啡类止痛药,当机体对其中某些成分产生过敏反应时,会引起瘙痒、荨麻疹等不适症状。针对杜冷丁过敏的患者,应立即停用该药物,并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进行治疗。
2.药物耐受
长期大量使用杜冷丁可能导致机体对该药物产生耐受性,从而降低其止痛效果。对于药物耐受的患者,可以考虑调整剂量或者更换其他类型的止痛药物。例如,可咨询医师后增加剂量或换为芬太尼贴剂。
3.神经损伤
神经损伤导致疼痛传导功能障碍,进而影响杜冷丁的止痛效果。针对神经损伤引起的疼痛,可以考虑使用弱阿片类药物如曲马多进行治疗。另外,建议遵医嘱服用营养神经的药物,比如甲钴胺片、维生素B12片等。
4.肌肉紧张
肌肉紧张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炎症因子增多,进一步加剧疼痛感。针对肌肉紧张的情况,可以通过热敷、按摩等方式缓解肌肉紧张状态,减轻疼痛。此外还可以遵照医生的意见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来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
5.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可能伴随神经根受损,使止痛药物难以有效传递至受伤区域,导致镇痛泵失效。针对脊髓损伤患者的疼痛管理,可以考虑使用中枢类止痛药物如盐酸吗啡注射液。同时,需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在处理杜冷丁镇痛泵无效的问题时,应注意观察是否有皮肤瘙痒、红肿等过敏反应。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完善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等检查,以排除是否存在感染或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

2024-06-12
相关问答 查看更多
专家团队更多
  • 李岩凯 医师 李岩凯 医师

    擅长:前列腺炎、男性性功能障碍、包皮包茎、泌尿感染、性传染疾病等,...

  • 王颖 医师 王颖 医师

    擅长:男子生理功能障碍、泌尿生殖系感染、生殖整形、急慢性前列腺炎、...

  • 林峰生 主治医生 林峰生 主治医生

    擅长:各种泌尿感染疾病、性功能障碍、阳痿早泄、包皮包茎、急慢性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