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室首页 医院大全 科普问答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医院地址中国

咨询电话020-85501999

健康科普logo 健康科普 (专家文章 一览即知)

肾萎缩是怎么回事

2023-09-24 00:34:02 3095人浏览 举报/反馈

精选回答(2)

肾萎缩可能是慢性肾炎、尿毒症、肾动脉狭窄、多囊肾、肾结核等疾病引起的,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和管理。
1.慢性肾炎
慢性肾炎患者肾脏出现纤维化、硬化等病理改变,导致肾小球过滤功能受损,引起肾萎缩。控制血压和血糖水平是关键,可遵医嘱使用卡托普利、硝苯地平等药物进行治疗。
2.尿毒症
尿毒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病晚期阶段,肾脏逐渐失去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液体的功能,导致毒素和水分在体内积累,进而影响心脏和其他器官的功能。当肾脏无法正常工作时,会导致体内废物和液体潴留,引发一系列症状,如水肿、高血压、疲劳、食欲不振等。对于尿毒症患者的治疗通常包括透析和肾移植两种方式。透析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的液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电解质平衡,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3.肾动脉狭窄
肾动脉狭窄是指肾动脉主干或分支发生部分或完全闭塞,使肾脏血流量减少,长期缺血缺氧状态导致肾组织萎缩。介入手术是治疗肾动脉狭窄的主要方法,通过导管将堵塞的血管重新开通,恢复血流供应。例如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至腹主动脉,在X线监视下将微导管送入肾动脉内,然后用球囊扩张狭窄处,最后植入支架支撑血管壁。
4.多囊肾
多囊肾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肾脏管道发育异常,形成多个大小不一的囊泡,这些囊泡逐渐增大并压迫正常的肾组织,最终导致肾脏体积增大并逐渐缩小。目前没有治愈多囊肾的方法,但可以通过控制血压、控制蛋白尿以及定期监测病情来延缓疾病的进展。常用的降压药有厄贝沙坦片、缬沙坦片等;常用降低蛋白尿的药物为黄葵胶囊、百令胶囊等。
5.肾结核
肾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肾脏引起的疾病,随着病情的发展,结核病变会破坏肾脏结构,导致肾实质萎缩。抗结核药物治疗是主要手段,需遵循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的原则。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异烟肼片、盐酸乙胺丁醇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定期复查肾功能、尿常规等相关检查,以监测肾萎缩的情况。饮食方面宜选用低盐、低脂、高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食用高嘌呤食物,如动物肝脏、海鲜等,以免加重肾脏负担。

2023-09-23

肾萎缩可能是由肾动脉狭窄、肾炎、糖尿病肾病、多囊肾、梗阻性肾病等疾病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肾动脉狭窄
肾动脉狭窄导致肾脏血液供应不足,影响了肾脏的功能和结构,进而引起肾萎缩。经皮介入治疗如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术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2.肾炎
肾炎是由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以肾小管损伤为主的疾病。由于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管损伤等病理改变,可使肾功能受损,出现血尿、蛋白尿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肾萎缩。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环磷酰胺、他克莫司等药物进行治疗。
3.糖尿病肾病
高血糖导致微血管病变,肾脏毛细血管壁增厚,形成微血管瘤,逐渐发展为肾小球硬化症,最终导致肾萎缩。控制血糖水平是关键,可通过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注射来实现。
4.多囊肾
多囊肾是一种遗传性疾病,表现为双侧肾脏对称性的多个大小不一的囊肿,随着囊肿增大压迫正常的肾组织,导致肾实质变薄,从而引起肾萎缩。对于存在感染的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拉定胶囊等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5.梗阻性肾病
梗阻性肾病是指由于尿路任何部位发生梗阻而引起的肾盂和肾盏扩张、积水,进而导致肾实质萎缩的一组泌尿系疾病的总称。若是结石引起的梗阻性肾病,则需要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等方式将结石击碎并取出。
建议定期监测血压、肾功能和尿液分析,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可能的并发症。饮食方面宜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量,促进废物排出。

2023-09-30
相关问答 查看更多

拖动滑块,使图片角度为正

请求失败,请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