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室首页 医院大全 科普问答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医院地址中国

咨询电话020-85501999

健康科普logo 健康科普 (专家文章 一览即知)

总是感觉有大便的感觉是什么原因

2023-11-09 06:14:06 3044人浏览 举报/反馈

精选回答(2)

总是感觉有大便的感觉可能是寄生虫感染、直肠脱垂、肛门括约肌功能不全、慢性结肠炎、结肠癌等疾病的表现,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
1.寄生虫感染
寄生虫侵入肠道后会产生代谢产物和分泌物,这些物质刺激肠壁,导致排便感。例如蛔虫感染时,患者会出现腹部疼痛、腹泻等症状。针对寄生虫感染,可使用驱虫药物进行治疗,如阿苯达唑等。
2.直肠脱垂
由于先天发育异常或者腹内压增高等因素引起直肠黏膜下组织松弛和固定薄弱,在重力作用下逐渐下移形成直肠前突或完全脱出肛门外,从而出现里急后重的症状。对于轻度的直肠脱垂,可以通过提肛运动来改善症状;严重者需要手术治疗,如直肠悬吊固定术。
3.肛门括约肌功能不全
肛门括约肌功能不全可能导致肛门失去正常的闭合能力,进而影响粪便控制,产生持续性排便感。常见于产后损伤、外伤等原因引起的肛门括约肌损伤。可通过中药坐浴的方式缓解不适症状,常用药物包括花椒、金银花等。
4.慢性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是由多种致病因素长期作用于结肠黏膜所引起的炎症反应,会导致结肠黏膜充血水肿,当炎症累及到直肠部位时就会出现里急后重的现象。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柳氮磺吡啶片、美沙拉嗪肠溶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结肠癌
结肠癌是指结肠上皮细胞恶性肿瘤,肿瘤生长压迫周围正常组织结构,导致肠腔狭窄,此时可能会使患者出现里急后重的情况。结肠癌通常采用手术切除的方法进行治疗,如右半结肠切除术、横结肠切除术等。
建议关注排便习惯的变化以及是否有其他消化系统症状,以排除潜在的健康问题。必要时,可能需要进行结肠镜检查、血液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或MRI,以评估肠道状况。

2023-11-09

总是感觉有大便的感觉可能是寄生虫感染、直肠脱垂、慢性结肠炎、结肠癌、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的表现,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进行相关检查和确诊。
1.寄生虫感染
寄生虫侵入肠道后会产生代谢产物和分泌物,这些物质会刺激肠道黏膜,导致患者出现持续的大便感。针对寄生虫感染的治疗通常包括抗寄生虫药物,如甲硝唑、阿苯达唑等。
2.直肠脱垂
由于肛门括约肌功能不全或者盆底肌肉支持力减弱等原因导致直肠壁部分或全部下移所引起的疾病。当直肠黏膜下组织松弛失去固定作用时,易发生脱垂,进而引起排便不尽感。手术疗法是治疗直肠脱垂的主要方法,如直肠悬吊固定术、肛门紧缩术等。
3.慢性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是由多种因素长期作用于结肠黏膜所致的一种炎症性疾病,炎症反应会导致结肠蠕动减慢,粪便通过时间延长,在结肠内停留过久,水分被过度吸收而形成干硬的大便,增加排便次数和排便困难。柳氮磺吡啶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慢性结肠炎的药物,其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能够抑制免疫应答,减轻结肠黏膜的炎症反应。
4.结肠癌
结肠癌是指结肠上皮细胞恶性肿瘤,肿瘤生长过程中可能会对周围组织产生压迫或侵犯,导致肠道运动功能障碍,从而引起排便频繁的现象。结肠镜检查是诊断结肠癌的主要手段之一,可直接观察病变部位并取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5.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结肠黏膜及其深层结构,反复发作的炎症反应会引起肠道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坏死,导致腹泻、腹痛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脓血便。氨基水杨酸制剂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典药物,如美沙拉嗪能减少结肠黏膜的炎症反应,缓解腹泻症状。
建议关注排便习惯是否改变以及是否有其他消化道不适症状,以排除潜在的消化系统疾病。必要时,医生可能会推荐进行电子结肠镜检查、血液寄生虫检测和粪便常规分析等进一步的诊断措施。

2023-11-16
相关问答 查看更多

拖动滑块,使图片角度为正

请求失败,请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