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室首页 医院大全 科普问答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医院地址浙江金华

咨询电话020-85501999

金华肝病科医院logo 金华肝病科医院 (金华肝病科医院排名,金华肝病科医院预约挂号,金华肝病科专科医院)

三种类型的黄疸各是什么胆红素升高

2023-10-25 01:02:31 举报/反馈

精选回答(5)

三种类型的黄疸分别是未结合胆红素升高、结合胆红素升高以及直接胆红素升高。
上述三种类型黄疸均涉及胆红素代谢异常,但其发生机制不同。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主要与肝脏摄取和结合胆红素的功能受损有关;结合胆红素升高则源于胆汁排泄受阻;而直接胆红素升高可能是由胆道梗阻引起的。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胆红素升高,都可能导致皮肤、巩膜黄染,同时还会出现尿黄、粪便颜色浅或白陶土色等情况。
为明确诊断,常需进行血液学检查,包括检测总胆红素水平、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活性等。超声波检查也可用于评估肝脏、胆囊和胆管结构是否正常。针对不同的病因,治疗方法各异。例如,溶血性贫血需要免疫抑制剂治疗,胆石症则需手术移除胆石。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肝功能指标。
患者平时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有利于疾病的恢复。饮食上宜选用易消化吸收的食物,避免高脂肪食物摄入过多,以免加重肝脏负担。

2023-10-25

三种类型的黄疸分别是生理性黄疸、溶血性黄疸和肝细胞性黄疸,其胆红素升高的原因不同。

1.生理性黄疸:新生儿在出生后会出现生理性黄疸的情况,主要是由于体内过多的胆红素不能够及时代谢掉所引起的。一般情况下,随着宝宝的成长会逐渐消退,不需要特殊治疗。

2.溶血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血液中红细胞遭到破坏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常见的原因是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性疾病等。患者主要表现为皮肤发黄、尿液颜色加深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醋酸泼尼松片、地塞米松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肝细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是由于肝脏病变导致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出现的黄疸症状,常见于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等。患者通常会出现乏力、食欲减退、厌油、恶心呕吐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双环醇片、复方甘草酸苷片等药物进行保肝降酶治疗。

除此之外,还有梗阻性黄疸等类型,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对症治疗。

2023-10-31

三种类型的黄疸各是什么胆红素升高这种说法不准确,临床上通常将黄疸分为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和梗阻性黄疸等类型。

1.溶血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液中大量红细胞破坏而引起的黄疸。其特点是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并伴有脾大、贫血等症状。常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性疾病以及某些药物或化学物质中毒等情况。

2.肝细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是由于肝脏疾病引起肝功能损害而导致的黄疸。常见的病因包括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其特点是尿色深黄、皮肤黄染并伴有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

3.梗阻性黄疸:梗阻性黄疸是由胆道系统梗阻所导致的黄疸。常见的病因有胆管结石、胰腺肿瘤、壶腹周围癌等。其特点是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并伴有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除此之外,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2023-11-07

三种类型的黄疸分别是生理性黄疸、溶血性黄疸和肝细胞性黄疸,这三种类型都会导致胆红素升高。

1.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2-3天出现的暂时性的皮肤发黄现象。这是由于胎儿在子宫内时需要大量的红细胞来摄取氧气,而出生后肝脏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无法有效地处理过多的红细胞破坏产生的大量胆红素,从而引起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的情况。一般情况下,这种黄疸会在7-10天自行消退,并不需要特殊治疗。

2.溶血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是由于红细胞遭到破坏而导致的胆红素代谢障碍所引起的疾病。常见于遗传性疾病、感染或药物等因素所致的自身免疫性溶血等。这些因素会导致红细胞被破坏,使胆红素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并引发黄疸症状。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皮肤、黏膜和尿液的颜色变化,以及贫血等症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光疗、药物治疗和输血等。

3.肝细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损伤而导致的胆红素代谢障碍。常见的病因有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除了黄疸外,患者还可能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去除病因、改善肝功能和支持疗法等。

如果怀疑患有某种类型的黄疸,请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2023-11-14

三种类型的黄疸分别是生理性黄疸、溶血性黄疸和肝细胞性黄疸,其胆红素升高的原因不同。
1.生理性黄疸:新生儿在出生后2-3天会出现生理性黄疸,主要是由于体内过多的红细胞被破坏,产生大量的非结合胆红素,超过了肝脏的代谢能力而引起。一般情况下,不需要特殊治疗,在7-10天会逐渐消退。
2.溶血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血液中大量红细胞遭到破坏,使血清中的未结合胆红素升高的一种疾病。常见的病因包括遗传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患者可表现为皮肤发黄、尿液颜色加深等症状。对于病情较轻者,可以通过光照疗法进行治疗;而对于病情严重者,则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3.肝细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是由于肝细胞受到损伤,导致胆红素代谢障碍所引起的黄疸症状。常见于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等。患者通常会出现乏力、食欲减退、厌油、恶心呕吐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双环醇片、复方甘草酸苷片等药物进行保肝降酶治疗。同时,也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片、水飞蓟宾胶囊等药物进行护肝治疗。
除此之外,还有梗阻性黄疸等类型,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再进行对症治疗。

2023-11-21
相关问答 查看更多
主治疾病
肝病 慢性肝炎 HBVdnaHBV-DNA HBV抗体
专家团队更多
  • 陈炜田 主治医生 陈炜田 主治医生

    擅长:肝病,肝囊肿,肝损伤肝血管瘤,慢性肝炎,

  • 刘超七 医师 刘超七 医师

    擅长:肝病,HBV-DNA,HBV抗体HCV-RNA,HCV抗体,

  • 熊宇七 主治医生 熊宇七 主治医生

    擅长:肝病,丙肝用药,丙肝症状丙型肝炎抗体,胆红素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