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室首页 医院大全 科普问答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医院地址上海静安

咨询电话020-85501999

静安肝病科医院logo 静安肝病科医院 (静安肝病科医院排名,静安肝病科医院预约挂号,静安肝病科专科医院)

血清胆红素正常,但尿胆红素为一个

2023-11-25 04:13:42 举报/反馈

精选回答(4)

血清胆红素是体内衰老的红细胞被分解后产生的一种废物。如果出现血清胆红素正常,但尿胆红素为1+的情况,则说明可能是由于溶血性黄疸、梗阻性因素、肝细胞性因素导致。
1.溶血性黄疸:当患者存在溶血性疾病时,会导致大量的红细胞溶解破坏,此时就会引起大量非结合性的胆红素升高,从而造成上述现象,并且还会伴有明显的贫血症状。一般需要及时去除诱因,如输注新鲜血液等,必要时可进行手术治疗。
2.梗阻性因素:若患有结石或者肿瘤疾病,在患病期间可能会因为胆道系统受到梗阻而影响到正常的排泄功能,所以也会有此情况发生。对此应积极遵医嘱进行抗感染以及取石术和肿瘤切除术等治疗。
3.肝细胞性因素:比如急慢性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等,都会因为肝脏受损而导致肝功能下降,进而引发该表现。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水飞蓟宾胶囊、护肝片等药物来保护肝脏,改善病情。
4.先天性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是一种遗传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肝脏对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缺乏所引起的,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以及巩膜发黄、小便颜色加深等症状。一旦确诊,应及时配合医生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输入白蛋白来缓解不适。
5.其他原因:另外,也不排除与败血症、脾脏肿大等原因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完善检查明确病因后,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护理措施,避免长时间待在污染严重的环境中,以免加重身体负担。

2023-11-25

血清胆红素是反映黄疸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尿液中的胆红素主要来源于衰老的红细胞。若出现血清胆红素正常,但尿胆红素为1+的情况时,可能是由于溶血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以及假阳性因素导致。
1.溶血性黄疸:主要是由于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可表现为发热、寒战、腰痛等症状,检查可见血清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升高,而直接胆红素无明显变化。此时需要进行输血治疗,并遵医嘱使用醋酸泼尼松片等药物改善症状。
2.阻塞性黄疸:多见于病毒性肝炎、硬化性胆管炎等情况,患者常有腹胀、食欲不振、皮肤瘙痒的症状,检查可见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均增高,其中以直接胆红素为主。可以遵医嘱服用熊去氧胆酸胶囊等利胆药物治疗,必要时可行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解除梗阻。
3.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等疾病所致者,除黄疸外,一般还存在原发病的表现,明确诊断后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射用白眉蛇毒凝血因子Ⅸ等药物治疗。
4.肝细胞性黄疸:常见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酒精性肝病等引起,患者除了黄疸表现外,还可伴有乏力、厌食、恶心、呕吐等症状,检查可见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均增高,其中以直接胆红素为主。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比如恩替卡韦分散片、阿德福韦酯片等。
5.假阳性因素:如果在做尿常规检测之前大量饮酒或者进食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例如橙子、南瓜等,可能会使机体摄入过多胡萝卜素而导致结果呈阳性反应,建议过一段时间复查即可。

2023-12-02

血清胆红素是体内衰老的红细胞被分解破坏产生的废物,经肝脏处理后形成的一种产物。如果出现血清胆红素正常,但尿胆红素为1+的情况,则可能是由于溶血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导致。
1.溶血性黄疸:多见于输血时将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在一起引起红细胞凝集造成溶血反应,或者长期使用奎宁等药物引起的溶血现象,此时会导致大量胆红素进入血液循环而发生黄疸,可表现为血清胆红素正常,但尿胆红素为1+的现象。患者需要停止溶血因子以及相关药物治疗,并且遵医嘱给予醋酸泼尼松片和注射用白蛋白进行护肝、补充能量支持治疗。
2.阻塞性黄疸:通常由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硬化性胆管炎等因素所诱发,由于胆道梗阻使胆汁无法顺利排出而导致胆红素升高,进而会出现血清胆红素正常,但尿胆红素为1+的现象。对于病毒性肝炎患者可以遵医嘱应用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分散片等;对于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醋酸泼尼松龙片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缓解症状;对于硬化性胆管炎患者,必要时需采取手术切除病变部位。
3.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常见于遗传性疾病,比如Gilbert综合征,属于良性疾病,与基因突变有关,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定期复查即可。
4.肝细胞性黄疸:主要是因为肝功能受损,对胆红素代谢能力下降所致,常因慢性乙型肝炎、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等原因所诱发,患者还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此时建议及时戒酒,同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保肝药物,如复方甘草酸苷胶囊等。
因此,当发现血清胆红素正常,但尿胆红素为1+时,应及时就诊并完善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针对原发疾病进行针对性治疗。

2023-12-09

血清胆红素是体内衰老的红细胞被分解破坏后释放出的一种成分,在肝脏内经代谢变为胆绿素,最后排出体外。如果出现血清胆红素正常,但尿胆红素为1+的情况,则可能是由于溶血性黄疸、梗阻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等原因导致。
1.溶血性黄疸:多见于输血时将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引起溶血反应,或者是新生儿Rh血型不合以及母婴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现象。此时会导致大量非结合胆红素生成,并通过肾脏随尿液排出而发生黄疸,造成血清胆红素正常,但是尿胆红素为1+的现象。此时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如遵医嘱使用注射用白眉蛇毒凝血酶等药物止血,同时给予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改善症状。
2.梗阻性黄疸:常见原因是胆管结石和胰头肿瘤压迫胆道所造成的梗阻情况,因为胆汁无法顺利排入肠道,所以会反流入到血液中,从而形成梗阻性黄疸的症状,表现为皮肤黏膜以及巩膜的黄染,还会伴有小便颜色加深等症状。检查时可发现血清胆红素升高,而尿胆红素为1+的现象。此时可以采取手术的方法来解除梗阻,常用的术式有胆总管探查取石术、胆囊切除术等。
3.肝细胞性黄疸:主要是由病毒性肝炎或者酒精性肝病所致,长期慢性肝损伤会影响机体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与分泌功能,使非结合胆红素在血液中的浓度增高,进而从肾脏滤过并随着尿液排出,就会出现血清胆红素正常,但尿胆红素为1+的现象。此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病毒类的药物来进行治疗,比如恩替卡韦分散片、阿德福韦酯片等。
4.其他原因:另外,当存在先天性高胆红素血症、先天性无脾等情况时,也会导致血清胆红素水平正常,但尿胆红素为1+的情况。建议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再行治疗,如针对先天性无脾的人群可通过脾切除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对于血清胆红素正常的患者而言,通常说明肝脏未受到严重损害,无需过于担心。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及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不利于身体健康。

2023-12-16
相关问答 查看更多
主治疾病
肝病 乙肝表面抗体 乙肝表面抗原乙肝病毒 乙肝病毒携带
专家团队更多
  • 陈伟田 医师 陈伟田 医师

    擅长:肝病,戊型肝炎,药物性肝炎乙肝e抗原,乙肝表面抗体,

  • 刘畅七 主治医生 刘畅七 主治医生

    擅长:肝病,乙肝病毒,乙肝病毒携带乙肝大三阳,乙肝费用,

  • 熊沛尤 医师 熊沛尤 医师

    擅长:肝病,乙肝抗体,乙肝危害乙肝五项,乙肝小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