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室首页 医院大全 科普问答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医院地址广东揭阳

咨询电话020-85501999

揭阳肾病医院logo 揭阳肾病医院 (揭阳肾病医院排名,揭阳肾病医院预约挂号,揭阳肾病专科医院)

尿检哪些指标可以看出肾问题

2023-11-09 05:42:36 举报/反馈

精选回答(5)

尿检中的肾功能指标、蛋白质指标、白细胞计数等可以看出肾脏问题。

1.肾功能指标:包括血肌酐和尿素氮,如果这两项指标升高,则提示可能存在慢性肾炎或急性肾损伤。此外,还包括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等指标,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肾小管的功能状态。

2.蛋白质指标:尿液中出现蛋白质可能是由于肾脏疾病引起的,如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等。因此,在进行尿常规检查时,需要关注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是否超标。

3.白细胞计数:正常情况下,尿液中没有白细胞。如果尿液中含有大量白细胞,则可能表明存在泌尿系统感染或其他炎症性疾病。

4.红细胞计数:尿液中出现红细胞也可能是肾脏疾病的症状之一,如肾结石、肾肿瘤等。此时,患者需要进一步进行影像学检查来确定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5.尿胆原测定:尿胆原是肝脏代谢产物,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当肝功能异常时,尿胆原的排泄会受到影响,导致其在尿液中的浓度增加。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指标仅供参考,具体诊断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来进行综合判断。

2023-11-09

尿液检查是诊断肾脏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观察尿液中的成分和形态变化,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肾脏相关的问题。

常见的尿液检测项目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蛋白质含量、尿糖水平、尿蛋白定量等。其中,白细胞计数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是否存在泌尿系统感染;红细胞计数则有助于发现血尿等问题;蛋白质含量过高可能提示存在肾病综合征等肾脏病变;而尿糖水平的升高则可能是糖尿病导致的肾脏并发症的表现。

此外,在进行尿液检测时,还需要注意采样方法是否正确,并在规定时间内及时送检,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

总之,通过尿液检测可以了解肾脏的功能状态以及是否存在相关的肾脏疾病,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肾脏疾病具有重要意义。但需要注意的是,尿液检测并不能替代其他检查方式,如影像学检查等,需要结合多种检查结果来综合分析病情。

2023-11-16

尿检中的指标通常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蛋白质、管型、尿胆原等,可以辅助判断出肾脏是否存在病变。
1.白细胞: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含有白细胞。如果患者存在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疾病,则可能会导致尿液中含有较多的白细胞,此时则会表现为尿常规检查时出现白细胞升高的情况。
2.红细胞:当患者的肾脏受到损伤后,会导致肾小球过滤率下降,从而引起血尿的情况发生。此时进行尿常规检查时会出现红细胞升高的现象。
3.蛋白质:若患者存在肾功能不全、肾衰竭等情况,也会导致蛋白尿的发生,进而通过尿常规检查发现其尿蛋白呈阳性。
4.管型:在临床上,常见的管型有透明管型、颗粒管型以及脂肪管型等。一般情况下,正常的尿液中不会出现管型。但当患者存在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等疾病时,由于肾脏滤过膜通透性增加,就会导致大量蛋白质从尿液中排出,形成管型。
5.尿胆原:尿胆原是人体肝脏和胆囊分泌的一种物质,在尿液中会被氧化为尿胆素,因此可以通过检测尿胆原来了解肝胆系统的健康状况。如果尿胆原升高,可能提示患有黄疸或溶血性疾病。
除此之外,还包括尿比重、尿酸碱度等指标。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23-11-23

通过尿检中的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尿胆原及隐血等指标可以大致看出肾脏是否存在异常。如果患者存在其他不适症状,则建议及时就医进行检查。
1.蛋白: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存在蛋白质,当出现肾小球病变时可导致部分蛋白质进入尿液被排出体外,此时会出现尿蛋白阳性的情况。如果是轻度升高,可能是由于剧烈运动所引起,若持续增高则考虑与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原因有关。
2.红细胞:正常成人每天生成约0.7-1.4ml血液,全部混于尿液中不易察觉。但当发生各种原因的肾脏损害时,如急性溶血性贫血、挤压综合征、败血症、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血管硬化、高血压、肾结石以及各类肾肿瘤时,大量红细胞会漏入尿液中而形成血尿。因此,对于不明原因的肉眼血尿或显微镜下血尿者应高度警惕,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查明病因后对因治疗。
3.白细胞:正常人的尿液中也存在一定数量的白细胞,一般为少量无核脓细胞和细菌。但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泌尿道感染或特异性感染时,白细胞会增多并吞噬细菌产生大量脓细胞。另外,肾实质受损时也可释放出白细胞趋化因子,促使白细胞从毛细血管内向炎症部位移动,从而造成尿路中有较多白细胞的现象。通常提示可能存在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情况,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并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颗粒、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等药物控制病情进展。
4.尿胆原:是肝脏代谢后的产物,主要经肠道吸收由肾脏随尿液排出。若肝细胞受到损伤,将无法有效摄取和结合胆红素,进而使尿胆原水平明显增加,甚至还会伴有黄疸等症状。多见于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遗传性疾病等因素所致的肝功能减退情况。
5.隐血:是指离心沉淀尿中每高倍视野≥3个红细胞,或任意5个红细胞中至少有2个形态异常(变形、碎片)。如果仅一次尿潜血试验结果呈阳性,不能认为患有肾结石,因为假阳性的概率约为1%-8%。如果反复检测均为阳性,则可能与肾结石有关。
此外,还包括尿糖、尿酮体、尿比重等多个指标,均可以帮助判断是否存在问题。但由于不同因素会导致上述指标发生变化,所以还需要配合医生进行综合分析。

2023-11-30

通过尿检中的白细胞、红细胞、蛋白潜含量、尿胆原及隐血等指标变化,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肾脏病变。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1.白细胞:正常情况下,在离心的沉淀物中不能见到有核的白细胞,如果有较多的脓细胞存在,则可能是由于泌尿系感染导致,如膀胱炎、尿道炎、肾盂肾炎等疾病,可伴有腰痛、发热等症状。
2.红细胞:如果尿液中有较多的红细胞,提示可能存在泌尿系统出血的情况,常见于泌尿系统的损伤以及占位性病变,如外伤、结核、结石、肿瘤等情况。
3.蛋白潜含量:在临床上常采用化学方法检测微量蛋白质,若发现尿液中含有大量蛋白质时,则说明肾脏功能可能存在问题,多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等疾病。
4.尿胆原及隐血:当患者患有梗阻性黄疸、病毒性肝炎、溶血性贫血、败血症等疾病时,可能会引起肝脏代谢功能受损,从而影响到尿胆原排出,此时则需要检查是否有隐血的情况发生。而隐血是指经离心沉淀后的尿液中,含有过量的肌红蛋白、血红蛋白或其他有色物质,通常与急性或慢性肾衰竭、泌尿系结石等因素有关。
5.其他:还可见尿比重、酸碱度、酮体、尿糖、尿酶类、尿胆汁酸等指标的变化,也可辅助判断是否存在相关疾病。
此外,对于长期服用药物的人群,还需注意部分药物也可能会影响上述指标,因此具体应以检查结果为准。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多喝水促进排尿,有利于体内废物和毒素的排出,同时也要避免久坐,以免增加患泌尿系疾病的概率。

2023-12-07
相关问答 查看更多
主治疾病
肾求助网站 最严重的十大肾病 高尿酸血症肾病肾病医院全国排名 前十名 肾病
专家团队更多
  • 黄伟一 医师 黄伟一 医师

    擅长:肾病什么不能吃,肾出问题了有哪些症状,IgA肾病老年人糖尿病肾病...

  • 孙杨妹 主治医生 孙杨妹 主治医生

    擅长:高尿酸血症肾病,肾病医院全国排名前十名,治肾病用什么药治最好...

  • 张园弟 医师 张园弟 医师

    擅长:糖尿病肾病,肾病综合症,肾病性浮肿面容肾病综合征患儿预防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