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室首页 医院大全 科普问答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医院地址河南固始

咨询电话020-85501999

固始口腔科医院logo 固始口腔科医院 (固始口腔科医院排名,固始口腔科医院预约挂号,固始口腔科专科医院)

牙痛按什么穴位

2024-01-02 14:46:12 举报/反馈

精选回答(5)

临床上常用于缓解牙痛的穴位有合谷穴、足三里穴、太冲穴等。但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操作,并且在治疗前应告知医生自身是否有皮肤疾病、心脏病等。
1.合谷穴:位于手背第1、2掌骨之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患者可以使用拇指指端揉该穴位3-5分钟,然后配合掐法1分钟,可起到清热镇痛的作用,对于上火引起的牙痛有一定效果。
2.足三里穴:属于足阳明胃经,位于小腿外侧,在犊鼻下3寸的位置。通过按摩足三里穴能够达到生津止渴、通利关节的效果,还可以辅助改善脾胃虚弱的情况,从而促进牙齿恢复健康状态。
3.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处,是肝经的要穴,具有平肝息风、开窍苏厥的功效。如果存在肝气郁结引起牙疼的症状,则可以通过针刺或者艾灸的方式刺激该穴位,以缓解不适症状。
4.涌泉穴:位于足底脚心,屈足卷趾时足心最突出的地方,是肾经的第一个穴位。通过对涌泉穴的刺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滋阴降火,有助于消除牙痛现象。
5.颊车穴:位于面部,乳突前方,两侧面人中穴之前方,乳突与下颌骨之间的凹陷处。适当按压此穴位后,可以起到舒筋活络以及祛风解表的作用,也可以帮助减轻局部疼痛感。
除此之外,还包括少商穴、悬钟穴、内庭穴等多个穴位。若牙痛持续不能缓解,建议前往医院口腔科就诊,遵医嘱进行视诊、X线片检查等明确诊断。

2024-01-02

一般情况下,出现牙痛的症状时可以按摩内庭穴、太冲穴、足三里穴等穴位进行缓解。具体分析如下:1.内庭穴:该穴位位于脚趾缝外侧,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清热利窍的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中耳炎、鼻渊、齿龈肿痛等不适症状。2.太冲穴:该穴位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处,属于肝经上的要穴,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平肝息风、通络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改善头痛、目赤肿痛、口眼歪斜等症状。3.足三里穴:该穴位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的位置,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在临床上具有健脾和胃、调畅气机、升阳举陷等功效,主治腹胀、便秘、胃痛、呕吐、咳嗽、牙痛等不适症状。
除此之外,患者还可以配合医生通过涌泉穴、行间穴等穴位来达到辅助缓解上述症状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则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针对性处理。

2024-01-09

临床上可以缓解牙痛的穴位有很多,常见的有合谷穴、足三里穴、太冲穴等。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操作,以免引起不适。
1.合谷穴:该穴位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是常用的保健按摩和治疗穴位之一,在中医上又称为虎口穴。刺激此穴位能够起到清热解表、通络镇静的作用,对于外感风寒或者胃气不调引起的牙痛有一定效果。
2.足三里穴:足三里穴属于足阳明胃经,具有生发胃气、降逆止呕的功效,常用于辅助治疗胃痛、呕吐、噎膈反胃等症状。如果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则可以在医生的操作下针刺该穴位来改善不适。
3.太冲穴:太冲穴属足厥阴肝经,具有平肝息风、疏肝利胆的功效,主治中风、癫痫、惊风、胸胁痛、癫狂痫、肋间神经痛、黄疸等病症。若患者存在因肝火旺盛而引发的牙齿疼痛现象,则可配合医生通过针灸的方式对太冲穴进行刺激,以达到调理的效果。
4.商阳穴:商阳穴为少商经的井穴,位于食指末端桡侧,靠近指甲角处,具有泻热开窍、祛风聪目之功效,适用于治疗热病、昏迷、癫狂、小儿急症、耳聋、鼻渊、齿痛、目赤肿痛等病症。若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则可在专业医师的帮助下,取商阳穴进行强刺激,即用力掐揉0.5-1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灼痛为度,从而发挥一定的疗效。
5.其他穴位:如内庭穴、悬钟穴、颊车穴、下关穴等,也可帮助缓解牙痛的症状。
此外,还有大椎穴、风池穴、听宫穴等穴位也可以选择按压,但需要由专业的医生进行操作,不可自行盲目按压,以免加重病情。同时还需要注意保持清淡饮食,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恢复。

2024-01-16

一般情况下,出现牙痛的症状时可以按合谷穴、足三里穴、太冲穴等穴位进行缓解。具体分析如下:1.合谷穴:该穴位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是常用的保健要穴之一,在治疗疾病上具有镇静止痛、通经活络的作用。如果患者存在牙疼的情况,则可以通过按摩该穴位的方式进行改善。
2.足三里穴:该穴位属于足阳明胃经的穴位,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的位置。在临床上常用于辅助治疗胃痛、呕吐、噎膈等情况,并且对于牙齿疼痛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因此,当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后,也可以配合医生通过刺激该部位来减轻不适感。
3.太冲穴: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间凹陷处,是肝经的原穴和腧穴。适当针刺或按摩此穴位能够起到平肝息风、疏肝利胆的功效,从而有效缓解头痛眩晕、胁肋胀痛等症状,对治疗牙痛也有帮助作用。
4.涌泉穴:该穴位处于足底第2、3脚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以及2/3交点位置。若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则可以在专业医师的帮助下,按摩该穴位以达到降压的效果。同时还可以促进体内气血运行,有助于缓解疼痛的现象。
5.内庭穴:该穴位位于足第五跖趾关节两侧,即拇趾与第二趾之间的间隙中。通常情况下,通过对局部进行刺激,可以发挥清热利湿、舒筋活络的作用,适用于辅助治疗足癣、龋齿、牙髓炎等病症。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所以具体的取穴方式也会有所差异。建议患者需要在专业人士的操作下进行规范操作,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进行止痛处理。

2024-01-23

临床上治疗牙痛的穴位有很多,常用的有合谷穴、太冲穴、足三里穴等。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操作。
1.合谷穴:该穴位位于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是人体大肠经的原穴,在针灸时对疼痛部位进行常规消毒后,将毫针直刺于合谷穴,当感到酸胀感并向同名手指放射时停止,然后留针约10分钟。具有镇静止痛、通络平息的作用,主治热病、头痛、目赤肿痛、鼻衄、齿痛等病症。
2.太冲穴:该穴位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处,属于肝经上的穴位,在针灸时需要以拇指指端或中指点揉3-5分钟,也可用中等刺激的电针或艾灸的方式进行治疗,可以缓解上肢不遂、下肢痿弱、癫狂痫、胁肋痛、遗精、月经不调、尿血、牙痛等症状。
3.足三里穴:该穴位位于小腿外侧,犊鼻穴下3寸的位置,胫骨前嵴旁开一横指处,为强壮要穴,在针灸时应先用拇指尖掐揉此穴直至出现酸胀感为止,再在其周围均匀地加压片刻,最后局部拔罐5~7分钟,可缓解牙痛的症状。
4.其他穴位:如悬钟穴、商阳穴、少商穴等穴位也可以帮助患者改善不适症状。
此外,还有内庭穴、厉兑穴、承浆穴、龈交穴等穴位可以帮助缓解牙痛的情况。若通过按摩穴位的方法无法有效缓解自身不适,还可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日常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避免进食过硬的食物。

2024-01-30
相关问答 查看更多
主治疾病
小儿龋牙 小儿龋齿 儿童龋齿预防保健牙痛 口腔科
专家团队更多
  • 韩彬 主治医生 韩彬 主治医生

    擅长:牙痛,牙龈肿痛,牙龈萎缩牙龈出血,口腔科,

  • 孟会田 医师 孟会田 医师

    擅长:口腔扁平苔藓,龋齿,口臭顽固性口腔溃疡,口腔科,

  • 张帆 主治医生 张帆 主治医生

    擅长:蛀牙,早发性牙周炎,牙周炎牙周病,口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