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室首页 医院大全 科普问答 药品通 医生大全

尿失禁是怎么回事,尿失禁是的原因

2023-12-05 19:17:02 2423人浏览 举报/反馈

精选回答(2)

尿失禁可能是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真性尿失禁、充盈性尿失禁、假性尿失禁等疾病的表现,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诊断和治疗。
1.压力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通常发生在盆底肌肉和阴道壁组织松弛或受损的情况下,导致尿道无法完全控制膀胱收缩引起的尿液流出。可通过提肛运动、生物反馈疗法等非手术方法改善,必要时也可遵医嘱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进行治疗。
2.急迫性尿失禁
急迫性尿失禁多由泌尿系统感染引起,炎症刺激会导致膀胱频繁收缩,进而出现尿意强烈但难以憋住的情况。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头孢克肟颗粒、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等。
3.真性尿失禁
真性尿失禁由于大脑或脊髓损伤导致神经控制失调,使膀胱失去正常排空能力,尿液持续积聚并压迫括约肌。针对真性尿失禁可能需要长期管理,包括定时排尿训练、膀胱功能锻炼以及可能的外科手术,如人工括约肌植入。
4.充盈性尿失禁
充盈性尿失禁通常是由于下尿路梗阻性疾病造成尿潴留所致,当膀胱内压力超过尿道闭合压时,就会发生尿液不自主地溢出。充盈性尿失禁的治疗方法取决于其原因。例如,如果是前列腺增生导致的,则可考虑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5.假性尿失禁
假性尿失禁是由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导致的排尿障碍,此时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而外括约肌功能基本正常。对于假性尿失禁,首先应寻找潜在病因并给予相应治疗。例如,卒中后遗症造成的假性尿失禁可能需通过康复训练来恢复神经功能。
建议定期监测排尿习惯以评估症状变化,还可进行盆底肌肉功能评估、超声波检查或膀胱容量测定等诊断措施。

2023-12-05

尿失禁可能是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充盈性尿失禁、遗尿症、脑卒中后遗症等疾病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压力性尿失禁
由于年龄增长导致盆底肌肉和膀胱括约肌功能减弱,无法有效控制尿液流出。可通过提肛运动、生物反馈疗法等非手术方法改善症状。
2.急迫性尿失禁
急迫性尿失禁通常由泌尿系统感染引起,如膀胱炎,炎症刺激会导致膀胱频繁收缩,进而出现尿意强烈的情况。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等。
3.充盈性尿失禁
充盈性尿失禁多见于男性,由于前列腺增生导致排尿困难,膀胱内积聚大量尿液,超过容量时会出现尿失禁的现象。对于良性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充盈性尿失禁,可遵医嘱服用5α-还原酶抑制剂,如非那雄胺、依立雄胺等,以减小前列腺体积。
4.遗尿症
遗尿症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也可能是大脑皮层发育延迟所致,使排尿中枢处于较低的兴奋状态,夜间睡眠时不易被唤醒而发生尿床。遗尿症的患儿可以在睡前减少饮水量,同时家长也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规律的排尿习惯,有助于缓解症状。
5.脑卒中后遗症
脑卒中后遗症是指脑血管意外后留下的长期影响,如神经损伤导致的尿道括约肌功能障碍。针对脑卒中后遗症的治疗主要是康复训练,包括功能性电刺激、针灸等,旨在恢复受损的大脑功能和身体协调能力。
建议定期进行膀胱功能评估以及尿流动力学检查,监测病情变化。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度摄入咖啡因含量高的食物和饮料,以免加重尿失禁的症状。

2023-12-19
相关问答 查看更多
主治疾病
结石病 胰石 腰骶疼痛突发性右上腹绞痛 肝内胆管结石

拖动滑块,使图片角度为正

请求失败,请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