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室首页 医院大全 科普问答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医院地址北京房山

咨询电话020-85501999

房山肝病科医院logo 房山肝病科医院 (房山肝病科医院排名,房山肝病科医院预约挂号,房山肝病科专科医院)

尿胆原高,肝功能化验正常

2023-11-25 04:06:04 举报/反馈

精选回答(4)

尿胆原高、肝功能化验正常时,可能是饮食因素导致的,也有可能是病毒性肝炎、慢性乙型肝炎、胆囊结石等疾病所致。建议患者及时查明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1.饮食因素:如果在检查前食用过多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等,则可能导致尿液中的尿胆原含量增加。此时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在调整饮食结构后会逐渐恢复正常。
2.病毒性肝炎:若患有该病,因炎症刺激可影响肝脏功能,出现异常情况。对此应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分散片、拉米夫定片等药物来控制病情进展。
3.慢性乙型肝炎:当感染乙肝病毒后,会导致肝细胞损伤和免疫反应,从而引起肝功能异常。需配合医生服用抗病毒药物,比如恩替卡韦胶囊、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
4.胆囊结石:由于结石阻塞了胆管,会影响胆汁分泌和排泄,进而对肝脏产生损害。需要通过手术方式去除结石,常用的术式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胆囊切除术等。
此外,还可能与肝硬化有关。如果无法明确病因,建议进一步完善血常规、腹部超声等检查项目以协助诊断。同时注意定期复查,以便于了解身体状况并调整治疗方案。

2023-11-25

如果出现尿胆原高的情况,并且肝功能化验结果也正常,则可能是饮食因素、药物影响导致。但也有可能是溶血性黄疸、病毒性肝炎等疾病引起。
1.饮食因素:若在检查前食用过多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等,由于摄入的蛋白质量较多,可能会增加肾脏代谢负担,从而造成尿液中尿胆原含量增多的情况发生。此时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在调整饮食后即可恢复正常,不需要特殊治疗。
2.药物影响:部分患者可能正在服用利福平片进行抗结核杆菌治疗,而该药可抑制肝脏对胆红素及其他胆色素类物质的摄取、结合和排泄能力,进而会导致其从尿液排出量增多的现象。一般遵医嘱停用此药后会逐渐恢复至正常值。
3.溶血性黄疸:通常是由于大量受血细胞被破坏所引起的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黄疸,当病情严重时也会出现上述情况。可以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等护肝药物进行改善。
4.病毒性肝炎:主要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厌食、恶心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还会伴随食欲减退、腹胀、尿胆原高的表现。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拉米夫定片、恩替卡韦分散片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5.其他原因:另外,还可能与梗阻性黄疸、先天性高胆红素血症等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诊治。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还要注意合理饮食,多吃一些新鲜水果蔬菜以及易消化食物,比如西红柿、黄瓜、香蕉、火龙果等,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有利于身体健康。

2023-12-02

如果出现尿胆原高的情况,但是肝功能化验结果正常,则可能是饮食因素、药物影响导致。此外还可能与溶血性黄疸、梗阻性黄疸、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有关。
1.饮食因素:若在检查前食用过多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蛋类、奶制品等,由于体内摄入的蛋白含量增加,可引起尿中排出量增多,从而造成尿胆原偏高的现象发生。此时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在调整饮食结构后即可恢复正常,建议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
2.药物影响:部分患者长期服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抗结核药时,可能会对肝脏产生损伤,进而使肝细胞受损,导致肝功能异常的情况。而当肝细胞受损时,会导致肝内胆汁排泄障碍,继而导致尿胆原升高。此时需要遵医嘱停用相关药物,并且前往医院进行复查。
3.溶血性黄疸:多见于输血不当或者溶血性疾病等情况,导致大量红细胞被破坏,释放大量的血红素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形成间接胆红素,超过肝脏代谢能力则会引起黄疸的症状,表现为尿液中的尿胆原水平较高,还可伴有皮肤黏膜以及巩膜黄染的现象。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熊去氧胆酸片等药物治疗。
4.梗阻性黄疸:通常由肿瘤压迫、炎症侵袭等因素所致,会造成胆管堵塞,使得胆汁无法顺利排放到肠道中,胆色素不能完全排出体外,就会引发尿胆原数值偏高的表现。对此应积极去除诱因,必要时需通过手术解除梗阻。
5.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常见于遗传性Gilbert综合征,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考虑与遗传基因突变有关。该疾病主要特征是反复发作的游走性黄色疸,但无溶血存在,因此称为非溶血性黄疸,也可有上述症状。临床上对于该疾病的治疗主要是针对诱因和对症支持治疗,比如感染引起的发热等症状,可以给予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药物治疗。
除此之外,若是患有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等疾病,也有可能会出现此类情况。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休息,不要熬夜,戒烟戒酒,以免加重病情。

2023-12-09

尿胆原是人体的代谢废物,主要通过肝脏和肾脏排出体外。如果出现尿胆原高的情况,可能是由于饮食因素、溶血性黄疸、病毒性肝炎、梗阻性黄疸或者先天性高胆红素血症导致。
1.饮食因素:大量进食动物内脏等富含胆固醇的食物,以及含有硝酸盐的食物,如卷心菜、空心菜等,可导致尿中的胆红素形成增多,引起尿胆原偏高。这种情况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在调整饮食结构后即可恢复正常。
2.溶血性黄疸:多见于输血时将Rh血型误为ABO血型而发生溶血,或者是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均可造成大量的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从而导致尿胆原增高。此时需要及时进行治疗,比如遵医嘱使用注射用甲磺酸溴隐亭、注射用呋塞米利尿,并补充新鲜全血或血浆。
3.病毒性肝炎:常见的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在感染乙肝病毒以后,免疫系统会对病毒产生反应,进而损伤正常的肝细胞,使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能力下降,导致尿胆原增加。建议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分散片、拉米夫定片抗病毒治疗。
4.梗阻性黄疸:是指由各种原因造成的胆管堵塞所引起的疾病,会导致体内胆汁淤积,影响到身体对于脂肪及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还会导致尿中尿胆原含量明显增高。可以采取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例如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肝移植术等。
5.先天性高胆红素血症:是一种遗传性的缺陷性疾病,与基因突变有关,会使机体对于未结合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障碍,导致尿中有较多的尿胆原。该疾病的诊断一旦确立,应早期开始光疗以防止核黄疸的发生。
此外,还可能与药物相关性黄疸等因素有关,若长期服用复合维生素B片、氨苯蝶啶胶囊等药物,可能会因为药物副作用而导致尿胆原高,停药一段时间后再复查通常会自行恢复。平时应注意观察自身状态,如果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积极治疗。

2023-12-16
相关问答 查看更多
主治疾病
肝病 肝脓肿 肝炎后肝硬化急性乙肝 酒精性肝病
专家团队更多
  • 陈群广 主治医生 陈群广 主治医生

    擅长:肝病,肝脓肿,肝炎后肝硬化急性乙肝,酒精性肝病,

  • 凌念五 医师 凌念五 医师

    擅长:肝病,慢性乙肝,肝囊肿肝损伤,肝血管瘤,

  • 辛风美 主治医生 辛风美 主治医生

    擅长:肝病,HBVdna,HBV-DNAHBV抗体,HCV-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