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室首页 医院大全 科普问答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医院地址北京东城

咨询电话020-85501999

东城肾病医院logo 东城肾病医院 (东城肾病医院排名,东城肾病医院预约挂号,东城肾病专科医院)

腿肿脚肿按摩哪个部位能缓解

2023-11-18 05:29:57 举报/反馈

精选回答(4)

腿肿、脚肿一般可以按摩承山穴、足三里穴、阴陵泉穴、血海穴、照海穴等穴位进行缓解。

1.承山穴:承山穴位于人体的腰部,在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患者适当按揉该穴位,能够起到舒筋通络的作用,也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达到消肿的目的。

2.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穴下方3寸,胫骨前嵴旁开一横指的位置。患者适当按揉该穴位,能够起到补益气血、健脾和胃的功效,也具有一定的利水消肿作用。

3.阴陵泉穴: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在胫骨内侧髁下方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处。患者适当按揉该穴位,能够起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对于改善上述症状也有一定帮助。

4.血海穴:血海穴位于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患者适当按揉该穴位,能够起到调经止痛、祛风除湿的功效,也具有辅助治疗腹胀、腹泻、月经不调等症状的作用。

5.照海穴:照海穴位于足内踝尖直下,跟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凹陷处。患者适当按揉该穴位,能够起到平肝潜阳、清热凉血的功效,对于缓解上述不适症状有一定的帮助。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操作需由专业医生进行,以免操作不当对身体造成损伤。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23-11-18

腿部出现水肿时可以进行穴位按揉、针灸等治疗,常用的穴位有承山穴、血海穴、三阴交穴、足三里穴和委中穴。但需要由专业医生操作,并且在治疗前需排除下肢血管疾病。
1.承山穴:位于人体小腿后方,在小腿后区腓肠肌的肌腹之间,呈凸字形,其尖端即是承山穴。该穴位具有舒筋活络、退热除蒸的功效,主治腰背痛、下肢痿痹、小儿惊风等病症,配合医生进行按摩后可辅助改善患者腿肿的症状。
2.血海穴:位于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血海穴是血液循环的重要穴位之一,能够促进血液生成,常用于治疗血虚萎黄、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等病症,遵医嘱进行按摩后有助于消除浮肿。
3.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三阴交穴属于肝经、脾经、肾经三条阴跷脉的交汇之处,具有健脾益胃、化湿祛痰、调理冲任、通利血脉的功能,适用于妇科病证及男科病证,如不孕症、遗精、阳痿、疝气、下肢不遂等,配合医生按摩后也可帮助减轻上述症状。
4.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旁开一横指。足三里穴是强壮保健要穴,也是临床常用的重要穴之一,具有补中益气、降逆止痛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虚劳诸疾、消渴、腹胀、腹泻、便秘等症状,对消除腿部肿胀也有一定的作用。
5.委中穴:位于膝后区,腘横纹中点。该穴位为体内注入督脉的要穴,主治腰背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疟疾、抽搐等病症,通过医生的操作可以帮助缓解腿部不适。
此外,还可以选择其他穴位,具体应以中医检查结果为准。腿部肿胀可能是由于静脉曲张、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等原因导致,如果想要彻底治愈,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完善相关检查并积极接受治疗。

2023-11-25

腿、脚出现水肿时可以进行穴位按摩来辅助治疗。通常情况下,患者可以选择三阴交穴、足三里穴、太冲穴等穴位进行按摩。
1.三阴交穴:该穴位位于腿部内踝尖上3寸的位置,在胫骨内侧缘后方凹陷处。具有健脾益气、调经止带的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改善下肢浮肿、腹水、小便不利等症状。如果患者出现了上述症状,则可以通过按摩三阴交穴的方式进行调理,从而促进体内水分的排出。
2.足三里穴:该穴位位于小腿外侧,犊鼻穴下3寸的位置。具有通经活络、理气和胃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达到消肿的作用。因此,对于腿部水肿也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3.太冲穴: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处。属于肝经上的要穴,具有平肝息风、开窍镇静的功效。如果患者存在神经衰弱症、高血压病等情况,并且伴有头痛、头晕目眩的症状,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按揉太冲穴的方式进行治疗,能够起到缓解病情的目的。
4.其他穴位:如阴陵泉穴、伏兔穴、承山穴、解溪穴等穴位也均有一定的疗效,建议患者在专业医师操作下进行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按摩疗法具有一定效果,但无法完全治愈疾病。若患者的不适症状持续不见好转,则需要及时就医诊治。

2023-12-02

腿、脚出现水肿时可以进行穴位按摩来辅助治疗,能够起到一定的消肿作用。常用的穴位包括承山穴、三阴交穴、委中穴、足三里穴以及血海穴等。
1.承山穴:位于人体的臀部,在人体的小腿后方,腓肠肌和比目鱼肌之间凹陷处的尖端。该穴位具有通利关节、舒筋活络的功效,配合医生通过按揉的方式进行刺激,可以有效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改善腿部水肿的效果。
2.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该穴位属于肝经腧穴,具有健脾益血、调补肝肾的作用。遵医嘱进行按摩后,可使下肢血液回流得到加强,有助于消除水肿症状。
3.委中穴:位于膝后区,腘横纹中点。该穴位为人体的重要穴位之一,是神经走行经过的地方,也是肌肉联结之处。患者遵医嘱进行按摩后,能够促使病变部位的神经肌肉功能得以恢复,进而减轻不适症状。
4.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处,犊鼻与解溪连线上。该穴位具有生津止渴、扶正祛邪的功效,配合医生进行按摩后,能够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对于消除浮肿也有帮助。
5.血海穴:位于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该穴位具有化痰、健脾、清胃等功效,患者遵医嘱进行按摩后,可以促进体内湿气排出,从而改善上述情况。
除此之外,还可以选择阴陵泉穴、照海穴、风市穴等穴位。但需要由专业医生操作,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如果自身病情较为严重,则需及时到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针对性处理。

2023-12-09
相关问答 查看更多
主治疾病
肾病变综合征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小儿肾病综合征肾病医院全国排名 前十名 肾病
专家团队更多
  • 黄敏克 主治医生 黄敏克 主治医生

    擅长:肾病变综合征,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小儿肾病综合征肾病医院全...

  • 孙洁妹 主治医生 孙洁妹 主治医生

    擅长:肾病综合症,肾病性浮肿面容,肾病综合征患儿预防接种可在肾病什...

  • 孙克 医师 孙克 医师

    擅长:肾病综合症能治好吗大概需要多久,什么是肾炎,糖尿病肾病小儿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