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室首页 医院大全 科普问答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医院地址云南楚雄

咨询电话020-85501999

楚雄神经内科医院logo 楚雄神经内科医院 (楚雄神经内科医院排名,楚雄神经内科医院预约挂号,楚雄神经内科专科医院)

发抖头疼呕吐是什么情况

2023-11-24 16:14:28 举报/反馈

精选回答(5)

发抖、头痛、呕吐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并不能明确诊断为某种疾病。导致上述症状的原因较多,可能是由于发热、偏头痛、高血压脑病、颅内压增高、癫痫等因素引起。
1.发热:当机体受到细菌或者病毒等微生物感染时,可出现体温上升的情况,在体温上升的过程中机体会产生大量乳酸,从而刺激神经中枢而引发头痛、头晕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另外在高热的情况下,患者全身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就会表现为身体发抖的现象。此时需要进行降温处理,如使用退烧药,包括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帮助降低体温。
2.偏头痛:是一种血管性头痛,多见于女性,发作时常伴有恶心、呕吐和畏声、畏光等情况,同时还会伴随一侧的肢体发麻以及头部剧烈疼痛感,部分人群会感觉头部有发抖现象。通常可以遵医嘱应用止痛药物治疗,比如阿司匹林肠溶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
3.高血压脑病: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血压升高,造成颅内高压,进而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和体征,主要与原发病相关。典型表现主要包括三联征,即头痛、呕吐伴意识障碍,也可以表现为抽搐、惊厥、昏迷等症状。此时应立即采取降压措施,尽快将血压控制到安全水平,避免发生脑疝。
4.颅内压增高:如果存在颅脑外伤、颅内的肿瘤占位效应,则会导致颅内压明显增高,会引起明显的头痛、头胀、头晕目眩,还可能会导致频繁打喷嚏、流鼻涕,甚至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此时需要及时通过降低颅内压的方法改善,常用的药物包括甘露醇注射液等。
5.癫痫:属于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脑部疾病,主要是因为大脑异常放电所引起,会造成大脑功能短暂失调,因此会出现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突然丧失意识等症状。建议患者遵医嘱服用抗癫痫的药物进行治疗,如苯妥英钠片、卡马西平片等。
此外,若自身患有脑膜炎、脑梗死、脑出血等疾病也有可能会出现此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来判断病因,然后针对性治疗。平时要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不要熬夜,以免加重不适症状。

2023-11-24

出现发抖、头痛、呕吐等症状时,可能与感冒发烧有关,也可能和血压异常升高、脑膜炎、颅内压增高、癫痫发作等疾病因素有关。
1.感冒发烧:受凉后导致病毒或者细菌感染上呼吸道黏膜,引起炎症反应,刺激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发发热。当体温超过38.5℃时可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治疗,并且注意休息多喝水,促进机体代谢。
2.血压异常升高:情绪激动、剧烈运动等原因均可诱发血压骤然升高,造成血管扩张,头部血流增加,从而导致头痛、头晕的症状。同时由于压力增大,可能会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进而出现恶心、呕吐的情况。此时需要立即监测血压并积极进行降压处理,如遵医嘱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等。
3.脑膜炎:患者受到病原体感染以后,致病菌侵袭到蛛网膜颗粒,释放出大量的蛋白水解酶,破坏了细胞间的连接,致使脑脊液生成减少,渗透压改变,形成颅内高压,所以会出现上述症状。此外,还伴有精神萎靡、惊厥等情况。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类药物来抗感染。
4.颅内压增高:如果存在肿瘤占位性病变,或者是颅脑外伤以及严重的脑出血,均有可能会造成颅内压明显增高,会对大脑组织以及神经造成压迫,也会有此现象发生。需及时遵医嘱进行降低颅内压治疗,比如使用甘露醇注射液脱水降颅压。
5.癫痫发作:通常是由于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突发性行为障碍,会导致大脑短暂缺氧,进而出现身体抽搐、头痛、呕吐等症状。可以遵照医嘱口服卡马西平片、奥卡西平片等药物缓解。
除了以上常见原因外,若机体患有脑梗死、脑出血等脑部血管性疾病,也可能会有此类表现。

2023-12-01

出现发抖、头痛、呕吐等症状可能与感冒、偏头痛、高血压、脑膜炎、颅内压增高有关。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并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1.感冒:由于受凉或者病毒感染等原因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易受到细菌或病毒侵袭而发生感冒,可表现为发热、咳嗽、流鼻涕等不适症状,随着体温逐渐升高,身体会开始大量出汗,此时毛孔处于张开状态,如果未做好保暖措施,可能会引起寒战的情况,还可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的症状。一般可以遵医嘱使用复方氨酚烷胺片、四季抗病毒合剂等药物缓解。
2.偏头痛: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以及内分泌和代谢因素有关,会出现一侧头部疼痛的现象,同时还会伴随畏光、畏声、烦躁不安、食欲减退等情况。若病情比较严重,则会导致患者剧烈呕吐,甚至会引起昏厥。通常可以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治疗。
3.高血压:可能与饮食不当等因素有关,会造成体内血液循环速度过快,血压持续升高,从而影响大脑供血、供氧,容易出现头晕目眩感,还可能出现头痛、想吐的感觉。此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呋塞米片等药物治疗。
4.脑膜炎:是感染性疾病的总称,可能是病原体微生物感染所造成,比如结核杆菌、新型隐球菌等,会导致颅内的压力明显增大,所以会有明显的头痛现象,而且还会伴随着高热、颈部僵硬、精神萎靡、惊厥、肢体活动障碍等现象。如果不及时治疗,就有可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需要遵从医生指导,通过静脉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阿奇霉素等药物治疗。
5.颅内压增高:通常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颅腔内容物增加,如颅脑损伤、颅内肿瘤等,会导致颅内占位性病变,从而引起颅内压增高,也会有上述表现。对此应遵医嘱使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
此外,若是存在脑卒中也可能引发此症状,应及时就医神经内科完善CT、MRI等相关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尽量减少熬夜。

2023-12-08

出现发抖、头痛、呕吐等症状时,可能与感冒发烧有关,也可能和血压异常、偏头痛、脑出血、颅内感染等疾病因素有关。
1.感冒发烧:由于细菌或者病毒感染导致感冒发烧的患者,在体温升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出现寒战的情况。同时在高热的情况下,机体会产生大量的乳酸,刺激神经元并引起头部疼痛的症状,并且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也会造成恶心、呕吐等情况发生。
2.血压异常:当患者的血压突然增高或者降低时,可能导致大脑内的血液循环障碍而诱发脑供血不足,进而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而导致上述症状的发生。另外如果存在高血压病史,长期服用降压药物治疗不当,也可能会因为用药剂量过大引发低血压的情况,从而出现头晕、头痛以及四肢乏力、精神萎靡不振、肢体麻木、皮肤湿冷、面色苍白、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3.偏头痛:该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头痛,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搏动性的剧烈头痛,常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发作时常可伴随视觉先兆,如闪光感、黑蒙等,也可直接开始发作。
4.脑出血:多是因脑动脉硬化、高血压小动脉官腔扩张破裂等原因所引起的,发病急骤、进展迅速,可出现头痛、呕吐及意识障碍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昏迷的情况。
5.颅内感染:常见于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等疾病,炎症因子会刺激脑组织细胞水肿,压迫周围正常组织,还可对神经元造成损伤,致使患者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喷射状呕吐等症状。
此外,还可能是由于癫痫、颅骨骨折等因素所致。若无法明确诱因,建议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后进行鉴别诊断。

2023-12-15

发抖、头痛、呕吐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临床症状,可能与感冒发烧有关,也可能和血压异常、脑膜炎、癫痫发作、颅内占位性病变等疾病因素有关。
1.感冒: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等病原体引起感冒后,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可出现发热。高热时机体会通过出汗等方式散热,导致体内水分流失过多而引发中暑的症状,如出现发抖、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此外还可伴随流鼻涕、打喷嚏、咳嗽等相关表现。
2.血压异常:情绪激动时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率加快、全身血管收缩,从而诱发高血压的急性发作。当血压升高明显时,可能导致脑供血不足,进而造成缺氧并出现头痛、头晕以及视物模糊等情况。严重者还可能出现呕吐、昏迷的情况,此时需要及时降压治疗,如遵医嘱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卡托普利片等药物。
3.脑膜炎:细菌、病毒感染等因素可导致脑膜炎的发生,炎症刺激脑膜使患者出现头痛不适,并且会因为剧烈疼痛而表现为发抖。同时还会伴有精神不振、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会出现抽搐发作。
4.癫痫发作:如果患有癫痫病,在饮酒或者受到外伤的情况下就有可能会引起癫痫发作,导致患者出现浑身发抖、头痛、呕吐的症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应用丙戊酸钠缓释片、拉莫三嗪片等药物控制病情。
5.颅内占位性病变:比如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死、脑肿瘤等疾病,都可能会对周围组织造成压迫而导致脑部水肿,影响到正常的生理功能,所以会出现上述现象。一般需要积极进行手术治疗,避免加重脑损伤。
除此之外,若机体存在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心理类疾病也可引发此症状,应及时就诊明确具体病因。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

2023-12-22
相关问答 查看更多
主治疾病
背外侧部发作 Rasmussen综合征 Kojewnikow综合征血管性头痛 神经内科
专家团队更多
  • 官怀庭 主治医生 官怀庭 主治医生

    擅长:失眠专科,老是失眠,经常做梦老作梦,精神心理科,

  • 马力东 医师 马力东 医师

    擅长:压力强迫症,小儿孤独症,妄想症晚睡强迫症,精神心理科,

  • 袁进二 主治医生 袁进二 主治医生

    擅长:孕妇失眠,血管性抑郁症,网络成瘾症顽固性抑郁症,精神心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