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是人体第二大唾液腺,位于两侧耳垂前面与下颌骨前面的皮下,腮腺肿瘤可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临床上常见的良性肿瘤有黏液表皮囊肿、神经鞘瘤等;而常见的恶性肿瘤有腺样囊性癌、鳞状细胞癌等。
一、良性肿瘤
1.黏液表皮囊肿:多为外伤引起,囊腔内含有黄色液体,生长缓慢,无痛感。一般采取手术切除治疗,并进行病理检查确诊。
2.神经鞘瘤:起源于面神经轴索上的施万细胞结节区,常发生于腮腺上极或后缘部位,可伴有疼痛症状。主要治疗方法也是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辅助放射治疗。
3.混合瘤:由成熟的畸胎瘤组织及分化良好的腮腺腺泡组成,生长较慢,表面光滑,包膜完整,质地软,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临床表现为耳闷、听力下降以及腮腺肿块。治疗原则仍是以手术切除为主,若已完全溃破,则无需特殊处理。
4.腺瘤: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基因突变有关,通常属于良性病变,但具有一定的侵袭性和复发率。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或者手术方式治疗。
二、恶性肿瘤
1.腺样囊性癌:是一种低度恶性的涎腺源性肿瘤,常见于女性患者,早期表现为耳道流脓血、水疱或结痂,晚期可导致面部畸形、张口困难等症状。对于早期发现的患者应行单纯腮腺浅叶切除术,而对于中晚期患者则需要采用包括放疗在内的综合治疗。
2.鳞状细胞癌:多见于老年人群,早期可在耳前出现小硬结节,逐渐增大并形成溃疡,伴明显渗血、出血倾向。该病预后较差,早期即容易转移,因此一旦确诊应尽早行手术治疗,如腮腺部分或全部切除术,必要时需配合放化疗。
此外,还有其他的可能性疾病,比如淋巴上皮瘤、沃纳综合征等。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查明原因后遵医嘱进行针对性治疗。
腮腺是位于面部的腺体,在耳垂下方、下颌骨后方。如果出现腮腺部位的肿块,则可能为多种原因导致,如先天性囊肿、炎症性肿块、外伤性肿块、涎石病以及腮腺肿瘤等。
1.先天性囊肿:常见的有先天性囊肿粘液潴留囊肿和先天性囊肿无菌性黏液囊肿,前者常发生于腮腺上极与下极交界处,后者多发于腮腺上下极。这两种囊肿一般边界清晰、表面光滑、体积较小,且生长缓慢,通常没有临床症状,因此无需特殊治疗。但如果囊肿迅速增大并伴有明显不适感时,则需要进行手术切除。
2.炎症性肿块:常见的是急性腮腺炎后的腮腺硬化性肿大,由于腮腺导管在口腔内侧被压变形,从而引起唾液排泄受阻而淤积形成硬化性腮腺肿大。另外还有其他细菌感染引起的腮腺脓肿、腮腺结核及腮腺梅毒等疾病,均可表现为腮腺部位的肿胀。对于腮腺脓肿患者而言,需及时切开引流,并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等药物控制感染;对于腮腺结核患者而言,可遵医嘱应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抗结核药治疗;对于腮腺梅毒患者而言,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苄星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3.外伤性肿块:当头部受到外力撞击后,可能会使面神经受损,导致其缺血坏死,进而形成神经瘤或者神经鞘瘤,此时可以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
4.涎石病:主要见于涎腺导管口不畅形成的涎石,好发于腭腺,其次为腮腺,此外还可发生在颌下腺。患病以后会导致患处出现明显的肿胀现象,而且还会伴随疼痛的症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激光碎石的方式进行治疗,严重者也可以通过开放手术将结石取出。
5.腮腺肿瘤: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包括腮腺混合瘤、腺淋巴瘤、软硬纤维瘤等,其中腮腺混合瘤最为常见,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基因突变有关。而恶性肿瘤则以腺癌为主,发病原因也不清楚,考虑可能与吸烟等因素有关。一旦确诊为腮腺肿瘤,建议尽早配合医生进行手术切除治疗。
若自觉腮腺存在异常包块,应前往医院就诊,完善彩超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遵照医嘱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
腮腺是位于面部的腺体,在耳垂下方、下颌骨前面。如果出现腮腺部位的肿块,则可能是多种原因导致的疾病,如先天性囊肿、外伤性囊肿、炎症性肿块、涎石病以及腮腺肿瘤。
1.先天性囊肿:常见于先天性囊状淋巴管瘤,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生长缓慢,质软无痛,呈圆形或卵圆形结节,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扪之有囊性感,挤压后可缩小,局部穿刺可抽出清亮液体,通常无需处理,若体积较大影响美观时,可通过手术切除。
2.外伤性囊肿:多由创伤引起,如钝挫伤等,表现为皮下硬韧区,一般没有疼痛感,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等药物治疗感染,并通过手术将囊壁完整刮除。
3.炎症性肿块:常见的包括急性腮腺炎、慢性硬化性腮腺炎等,前者发病急骤,一侧腮腺明显红、肿、热、痛,咀嚼或吞咽时加剧,病变累及同侧颈淋巴结肿大,后者主要见于成人,起病隐匿,病程较长,以耳垂为中心的弥漫性肿大为主,伴有胀痛和触痛,严重者可伴发热、乏力等全身不适症状,需应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常用药物有阿莫西林胶囊、头孢氨苄胶囊等。
4.涎石病:可能与唾液中某些成分含量异常有关,会导致唾液无法排出而形成结石,可伴随张口困难、咬合无力等症状,需要在医生的操作下进行取石术治疗。
5.腮腺肿瘤:如黏液表皮样癌、混合瘤、腺泡细胞癌等,其中黏液表皮样癌较为常见,早期可在腮腺区出现包块,逐渐增大并固定不动,晚期可向周围组织浸润性生长,可行手术切除治疗,术后结合化疗、放疗等方式辅助治疗。
此外,还可见于其他类型的肿瘤,比如神经内分泌源性肿瘤、脂肪肉瘤、恶性淋巴瘤等,均可能会导致上述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后积极治疗。
腮腺是位于面部的腺体,在耳垂下方、下颌骨后方。如果出现腮腺部位的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以免延误病情。腮腺肿瘤可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常见的良性肿瘤有腮腺囊肿、腮腺纤维瘤等,而常见的恶性肿瘤则有黏液表皮样癌、混合癌。
1.腮腺囊肿:通常由先天发育异常引起,也可能与慢性炎症刺激有关。患者常无明显自觉症状,一般生长缓慢,可伴有轻微疼痛感。对于体积较小且没有临床症状者,无需特殊治疗,定期复查即可。但如果囊肿较大,则需要进行手术切除。
2.腮腺纤维瘤: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基因突变等因素有关。该病属于比较少见的良性肿瘤,但具有恶变倾向。早期多表现为小硬块,逐渐增大并伴有触痛,若肿瘤表面发生溃破,则可能会形成涎瘘。一旦确诊应及早行手术切除,并在术后配合放射治疗或者化学药物治疗。
3.黏液表皮样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口腔卫生不良等原因有关。疾病初期患者会出现唾液分泌过多的情况,随着病情发展还会伴随发热、乏力等症状。临床上主要通过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如单纯腮腺浅叶切除术、区域性腮腺切除术等。
4.混合癌:是由腺泡型癌和黏液表皮样癌两种成分共同构成的一种恶性肿瘤,发病原因目前还不清楚,可能与吸烟饮酒以及咀嚼槟榔等不良习惯有关。患病以后会导致患者出现头痛、咬合无力、吞咽困难以及说话不清等情况。一旦确诊为混合癌,可以通过化疗的方法抑制体内癌细胞扩散,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注射用环磷酰胺、顺铂注射液等。
5.其他情况:如腺淋巴瘤,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患病之后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咽喉部异物感、吞咽困难、局部包块、声音嘶哑、发烧、盗汗、体重减轻、肌肉酸痛、关节疼痛、皮肤瘙痒、红斑疹等症状。对此可以遵医嘱使用放疗联合化疗的方法来治疗,常用放疗药物包括氮烯咪唑软膏、甲氨蝶呤片等。
由于腮腺深藏于面颈部皮下,位置固定,因此易误诊为脂肪瘤、皮脂腺囊肿等良性病变,甚至可能发生错切、错缝、错号等情况。故发现腮腺存在不明肿物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完善CT等相关检查后积极处理。
- 2024-07-11 长沙珂信肿瘤医院网络诊断
- 2024-07-11 长沙珂信肿瘤医院有去过的吗
- 2024-06-13 肿瘤医院公众号预约
- 2024-01-19 胳膊上臂有肿块是不是肿瘤
- 2024-01-19 良性纵隔肿瘤应如何治疗
- 2024-01-19 肿瘤分期是指什么意思
- 2024-01-19 化疗后肿瘤热怎么办
- 2024-01-19 骨肿瘤初期怎样恢复最快
- 2024-01-19 腹膜后肿瘤手术费多少
- 2024-01-19 骨癌的症状是什么引起的
- 2024-01-19 肿瘤病人容易脑梗吗
- 2024-01-19 恶性肿瘤到底一个月长多少
- 2024-01-19 卵巢癌会没症状吗
- 2024-01-19 肝癌晚期舌头什么症状
- 2024-01-19 卵巢癌iiic期是什么意思
- 2024-01-19 纵膈肿瘤患者的早期治疗有哪些
我患的是食管癌,曾经一度很绝望。但自从找到了李群主任,我就看到了希望。他不仅为我提供了有效的治疗,还时刻关心我的心理状态,给予我极大的精神支持。现在我已经康复了,真的很感谢李群主任!
李群主任真的是一位值得信赖的好医生!他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医学造诣,能够根据我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他的治疗下,我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生活质量也大大提高了。真的很感谢李群主任!
朱道奇主任不仅医术高超,还非常关心患者。他每次都会耐心地听我讲述病情,然后给出专业的建议。在他的治疗下,我的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真的很庆幸能够遇到这么好的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