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室首页 医院大全 科普问答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医院地址安徽宿州

咨询电话020-85501999

宿州神经内科医院logo 宿州神经内科医院 (宿州神经内科医院排名,宿州神经内科医院预约挂号,宿州神经内科专科医院)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症状

2023-10-22 16:00:18 举报/反馈

精选回答(2)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症状包括贫血、血尿、黄疸、出血倾向和疲劳,这些症状可能伴有寒战和发热,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尽快就医。
1.贫血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是一种获得性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由于遗传性或后天获得性的造血微环境异常导致红细胞膜缺陷,使其更易遭受补体攻击而提前破坏,形成慢性血管内溶血。贫血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受损,无法有效产生足够的红细胞来替代被破坏的红细胞。贫血会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从而影响全身各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特别是大脑和肌肉,进而引发一系列临床表现,如乏力、头晕等。
2.血尿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患者存在红细胞膜稳定性降低的情况,在受到轻微外力作用时容易破裂,红细胞内的血红素会释放出来,与尿液中的高铁血红蛋白相结合,形成含铁血黄素,使尿液呈现红色。血尿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通常在早晨更为明显,可能伴随尿色改变、尿频、尿急等症状。
3.黄疸
当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患者的红细胞寿命缩短,其破坏速度超过骨髓造血的速度,则会引起贫血,此时需要增加红细胞生成以弥补损失,这会刺激肝脏产生更多的胆红素。若胆红素不能及时排出,就会出现黄疸现象。黄疸通常表现为皮肤和眼白部分变黄,伴有瘙痒、尿黄等症状。
4.出血倾向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患者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导致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缺乏,因此会出现出血倾向。出血倾向可能包括鼻出血、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严重者可能出现呕血、咯血等症状。
5.疲劳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患者由于长期溶血状态,红细胞数量减少,携氧量不足,所以会出现乏力、疲劳的现象。这种症状可能伴随有嗜睡、失眠、多梦等情况发生。
针对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诊断,可以进行全血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计数、血生化检查以及骨髓活检。治疗措施可能包括输血、免疫抑制剂或脾脏切除术。患者应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注意营养均衡,避免高脂肪食物,以免加重贫血症状。

2023-10-22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症状包括贫血、血尿、血栓形成、黄疸、肝脾肿大,患者应尽快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和管理。
1.贫血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是一种获得性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由于遗传性或后天获得性的PIG-A基因突变导致缺乏补体调节蛋白CD59,红细胞表面表达磷脂酰丝氨酸,使红细胞容易被C3和Mg2+依赖的补体旁路途径裂解。这种溶血状态持续存在,但间歇性加剧,导致慢性贫血。贫血通常表现为外周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减少,以及血红蛋白数量降低,进而影响全身组织器官供氧不足。
2.血尿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患者由于红细胞膜缺陷,在受到机械损伤时无法维持其完整性,导致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这些游离的血红蛋白通过肾脏代谢时会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引发血尿。血尿可能伴随尿液颜色改变,严重时可呈酱油色,此时尿液检测可见血红蛋白阳性。
3.血栓形成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患者的红细胞寿命缩短,需要更多的红细胞来补充,从而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促进血栓形成。血栓常发生在下肢深静脉、冠状动脉等处,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皮肤苍白等症状。
4.黄疸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患者由于长期溶血,胆红素产量超过肝脏摄取和结合能力,未结合胆红素逆流入血,出现黄疸现象。黄疸通常伴有皮肤和眼白部分发黄,可通过目视观察到,是胆红素在体内积聚的表现。
5.肝脾肿大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患者由于长期溶血导致铁质沉积于肝脾,造成肝脾体积增大。肿大的肝脾可能会压迫周围脏器,引起腹痛、腹部不适等症状,触诊时可发现肝脾边缘锐利。
针对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诊断,可以进行血常规、骨髓穿刺涂片、血生化检查以及流式细胞术以评估红细胞表面抗原表达情况。治疗措施包括输血、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以及Eculizumab等生物制剂。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睡眠,同时需定期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就医处理。

2023-11-12
相关问答 查看更多
主治疾病
脊髓性肌萎缩 急性脊髓炎 分水岭区脑梗死顶叶癫痫 神经内科
专家团队更多
  • 高岩可 医师 高岩可 医师

    擅长:更年期抑郁,秋季狂躁症,浅眠精神过敏,精神心理科,

  • 吕林康 主治医生 吕林康 主治医生

    擅长:神经衰弱,自闭症,自闭阴性艾滋病,精神心理科,

  • 于力姐 医师 于力姐 医师

    擅长:治疗失眠,治失眠,总是睡不着严重失眠,精神心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