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炎可以服用抗生素、止泻药、解痉药等来进行治疗,一般效果较好,建议患者用药前先就医明确病因,再遵医嘱对因使用药物。
1、抗生素:当小肠炎是由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细菌感染引起时,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关键。喹诺酮类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能够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的活性,阻碍细菌DNA复制,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但抗生素的使用要谨慎,避免滥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药物,防止产生耐药性。
2、止泻药:主要针对小肠炎引起的腹泻症状,蒙脱石散是常用的止泻药,主要通过吸附肠道内的病菌、毒素以及保护肠黏膜来止泻。洛哌丁胺也可用于止泻,能抑制肠道蠕动,增加肛门括约肌的张力,从而减少排便次数。但止泻药不能滥用,对于感染性腹泻,在感染未控制前过度止泻可能会导致毒素在体内积聚。
3、解痉药:若小肠炎患者出现腹痛、肠痉挛症状,解痉药可有效缓解。山莨菪碱是常用的解痉药,能解除乙酰胆碱所致平滑肌痉挛,改善肠道痉挛引起的疼痛。但山莨菪碱可能会引起口干、视力模糊、心跳加快等不良反应,青光眼、前列腺肥大患者禁用。
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小肠炎之前,建议先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如大便常规、血常规等,明确小肠炎的病因,是感染性还是非感染性,再针对性地选择药物。在服药期间,要注意观察症状变化,如腹泻、腹痛是否减轻,体温是否恢复正常等。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再次感染。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