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低血压可能是形体消瘦引起的,但也可能与疾病因素有关,包括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等。若男性出现低血压相关症状,如头晕、乏力、视力模糊等,且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查明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一、非疾病因素:
身材过于消瘦的男性,其体内脂肪和肌肉含量相对较少,而脂肪和肌肉对于维持血管的张力和血压有一定作用。当身体缺乏足够的脂肪和肌肉支撑时,血管的充盈度相对不足,血压就容易处于较低水平。此外,消瘦的人往往血容量相对较少,这也可能导致血压偏低,不过这种情况下的低血压一般不会引起严重的不适症状,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锻炼增加体重,血压可能会有所改善。
二、疾病因素:
1、心血管疾病:如主动脉瓣狭窄、心肌病等心血管疾病,会影响心脏的正常泵血功能或导致血管阻力异常。主动脉瓣狭窄使心脏射血受阻,心输出量减少,从而引起血压下降。心肌病可能导致心肌收缩力减弱,无法将足够的血液泵入血管,造成血压降低,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悸、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
2、内分泌疾病: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机体代谢率降低,心率减慢,心脏输出量减少,进而导致血压下降。同时,患者还可能出现怕冷、乏力、嗜睡、便秘等症状。另外,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也会引起低血压,因为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血管收缩功能异常和血容量减少,出现低血压及皮肤色素沉着、恶心、呕吐等症状。
3、神经系统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等神经系统疾病,可能会影响自主神经系统对血压的调节功能。自主神经系统负责维持血管的张力和心脏的节律,当神经系统出现病变时,其对血压的调节失衡,可能导致血压波动,出现低血压情况,患者还可能伴有肢体麻木、无力、视力障碍、排尿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
对于此类患者,建议平时适度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突然改变体位,防止血压骤降。同时,患者应戒烟限酒,以减少对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影响。此外,建议患者定期测量血压,关注血压变化,并遵医嘱进行专业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