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可能是由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血压异常等引起的。
1.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是血管内壁的脂质沉积和纤维组织增生,导致血管狭窄,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影响到椎基底动脉的供血。老年人由于血管老化和血脂异常等因素,更容易发生这种情况。针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等药物进行治疗,以降低血脂水平,减少血管内脂质沉积。
2.血管狭窄
血管狭窄是指血管腔径变小,血液流动受阻,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老年人由于血管壁弹性减弱和硬化程度增加,容易出现血管狭窄。对于血管狭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等介入性手术,以扩张狭窄的血管。
3.血压异常
血压异常包括高血压或低血压,都会影响到脑部的血液供应,从而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老年人由于心血管系统调节功能下降,更容易出现血压异常。针对血压异常,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压,并根据医生建议服用降压药如硝苯地平、卡托普利等进行治疗。
老年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可能导致眩晕、视力模糊等症状。建议定期进行颈部CT或MRI检查,并监测血压和血脂水平。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长时间低头或突然转头动作,以减少颅内压变化对大脑的影响。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高血压作为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它会引起头晕、眼花、心跳等症状,更严重的高血压患者会产生靶器官损害,主要是对心、脑、肾的损害。那么如何让高血压患者健康Hold住呢?39健康网专门去采访了广东省中医院心脏专科主任医师张敏州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