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性肾病的治疗措施包括停用非甾体抗炎药物、肾功能监测、低蛋白饮食等。
1.停用非甾体抗炎药物
首先应立即停止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萘普生等。由于长期服用此类药物会增加肾脏负担,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从而引发肾损伤。因此,及时停药是关键。适用于所有因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而引起的肾损害患者。
2.肾功能监测
定期检查尿常规、血肌酐水平以及肾功能指标,如肌酐清除率,以评估肾脏受损程度。通过这些检查可以了解肾脏的功能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适用于已经确诊为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性肾病的患者,以便于跟踪病情进展。
3.低蛋白饮食
建议减少蛋白质摄入量,例如每日蛋白质摄入不超过0.6克/公斤体重。低蛋白饮食有助于减轻肾脏负担,延缓肾功能恶化。因为高蛋白饮食会导致血液中的氮质代谢产物增多,加重肾脏负担。适用于轻度至中度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性肾病患者,旨在减缓疾病进程。
此外,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注意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促进体内废物排出,同时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以免影响肾脏健康。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