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首页 > 精编内容 > 权威资讯 > 正文

主动脉夹层发病机理

2024-01-17 13:03:3339健康网

主动脉夹层的发病机制可能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马凡氏综合征、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以及结缔组织病等病因有关,需要针对具体原因进行治疗。患者应立即就医以评估病情并接受适当处理。

1.高血压

当血压持续升高时,会导致主动脉壁内膜撕裂,血液流入主动脉中膜形成真假两腔的状态。这使得主动脉壁处于高度张力状态,易发生破裂。降压药物如硝苯地平、卡托普利等可以降低血压,缓解主动脉压力,从而减轻主动脉夹层的风险。

2.动脉粥样硬化

由于脂质沉积导致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使主动脉承受更大的压力,可能导致主动脉壁局部薄弱处出现破裂。此外,血流动力学改变也会加重主动脉壁损伤。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可抑制血小板活化和聚集,预防斑块破裂引起急性血栓形成,有助于减少主动脉夹层的发生。

3.马凡氏综合征

马凡氏综合征是一种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主要累及全身结缔组织,包括大血管系统。病变以结缔组织蛋白基因异常表达为特征,导致患者的大血管中层弹性纤维发育不良,缺乏外弹力层,致使主动脉中层囊状变弱,在血流冲击下逐渐扩张,最终导致主动脉瘤甚至主动脉夹层。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普萘洛尔可用于减缓心率,降低心脏收缩时对主动脉的压力,改善预后。

4.先天性心血管畸形

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是指出生时即存在的心血管结构异常,可能包括主动脉根部发育不全。这种异常可能导致主动脉壁结构脆弱,容易受到高压血流的影响而发生夹层。手术矫正是治疗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的主要方法,例如升主动脉置换术、主动脉瓣膜置换术等。

5.结缔组织病

结缔组织病是一组侵犯机体结缔组织的疾病总称,包括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这些疾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结缔组织损害。受损的结缔组织可能会增加主动脉壁的脆弱性,使其更容易发生夹层。免疫调节治疗适用于某些结缔组织疾病的管理,常用药物有甲泼尼龙、环磷酰胺等。

建议定期进行血压监测以及血脂检测,以便及时发现并控制高血压和高血脂。必要时,医生还可能会推荐进行超声心动图、CTA或MRI扫描来评估主动脉状况。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郝宝顺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心血管内科

94年北京大学医学院毕业获学士学位,03年获中山大学硕士学位,13年获中山大学博士学位,从事临床工作24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心肌病、心律失常等疾病有较深的造诣,熟练操作冠脉造影术、支架植入术、起搏器植入术、IABP植入术等!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