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首页 > 精编内容 > 权威资讯 > 正文

35岁月经量越来越少是怎么回事

2023-12-22 12:47:5739健康网
核心提示:35岁月经量越来越少可能是由卵巢功能减退、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35岁月经量越来越少可能是由卵巢功能减退、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卵巢功能减退

随着年龄增长,卵州性腺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分泌减少,导致月经量减少。这种情况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对于卵巢早衰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戊酸雌二醇片、结合雌激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2.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复杂的生殖内分泌代谢疾病,以雄激素升高、持续无排卵、卵巢多囊样改变等为特征,表现为多毛、痤疮、月经不规律、不孕等,并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和肥胖。该疾病会导致体内激素水平失衡,影响子宫内膜正常脱落,进而出现月经量少的情况。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引起的月经紊乱,可以遵医嘱服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醋酸甲羟孕酮片等药物调节激素水平,改善症状。

3.子宫内膜炎

由于病原体感染子宫内膜所致,炎症刺激可引起子宫内膜充血水肿及坏死脱落,从而导致月经量减少。此外还可能会伴随下腹痛、发热等症状。如果是细菌性子宫内膜炎,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治疗,如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等。

4.子宫肌瘤

主要是由平滑肌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当体积增大时会压迫周围组织,导致经期缩短以及经量减少。典型症状包括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腹部肿块等。如果子宫肌瘤较小且无明显症状,则无需特殊处理,定期复查即可;若肌瘤较大或症状严重,则需考虑手术切除,例如子宫肌瘤剔除术。

5.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与子宫肌层以外部位的一种疾病状态,病变广泛侵袭子宫肌壁间时,会影响子宫收缩,导致经期缩短并减少月经量。常见症状还包括盆腔疼痛、月经前后加重、性交疼痛等。子宫内膜异位症通常采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止痛治疗,必要时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醋酸亮丙瑞林注射液、注射用戈那瑞林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缓解病情。

建议关注月经周期的变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如有需要,建议进行妇科检查、超声波检查以及激素水平检测,以评估卵巢储备情况。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刘翔宇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妇产科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