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免疫疗法时,经常做心电和心脏肌钙蛋白检查是为了监测免疫疗法导致心脏炎症、评估潜在心脏基础疾病、发现药物副作用、预防感染、诊断心肌梗死等心脏风险。这些风险可能导致心脏损伤,早期诊断和管理有助于降低风险。
1.免疫疗法导致心脏炎症
免疫疗法通过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来达到治疗目的,但有时会导致心脏组织发生无菌性炎症。这可能是因为某些免疫细胞被错误地识别为外来病原体并对其进行攻击。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进行治疗,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
2.潜在心脏基础疾病
存在心脏基础疾病的个体,在接受免疫疗法后可能会因为药物刺激而诱发或加重病情。针对这类人群,需要特别关注心电图异常和心脏肌钙蛋白水平变化,以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问题。常规监测是必要的。
3.药物副作用
部分免疫疗法药物具有心脏毒性,可引起心肌损伤,表现为心电图异常和心脏肌钙蛋白升高。对于此类患者,应密切监测心电图和心脏肌钙蛋白水平,以便早期发现并处理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必要时需调整治疗方案。
4.感染
在接受免疫疗法期间,患者的免疫力可能受到抑制,容易发生感染。这些感染可能导致心肌受损,进而影响心电图和心脏肌钙蛋白的结果。如果确诊为感染所致的心脏问题,则需要积极控制感染源,同时评估是否需要调整免疫疗法。例如,可以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如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等。
5.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一种急性心血管事件,由于冠状动脉血流减少或中断而导致局部心肌缺血坏死。此时会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对于疑似心肌梗死的患者,应立即就医并采取紧急医疗措施,包括溶栓治疗或经皮冠脉介入治疗。例如,溶栓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尿激酶、链激酶等。
建议定期进行心电图和心脏肌钙蛋白检测,以监测心脏健康状况。此外,注意生活方式的改善,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以及规律运动,有助于降低心脏风险。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