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首页 > 精编内容 > 权威资讯 > 正文

血小板高血红蛋白低是怎么回事

2023-11-23 23:46:3039健康网
核心提示:血小板高血红蛋白低可能是巨球蛋白血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缺铁性贫血等疾病的表现,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血小板高血红蛋白低可能是巨球蛋白血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缺铁性贫血等疾病的表现,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恶性浆细胞增殖性疾病,由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过度产生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这会使得红细胞被破坏加速,从而引发贫血。巨球蛋白血症的治疗通常包括化疗、靶向治疗或骨髓移植等方法,具体方案需根据患者情况制定。

2.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造血干细胞异常增生引起的疾病,此时骨髓造血功能旺盛,可出现红细胞数量明显增高。高浓度的红细胞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进而影响到其他血细胞的运输和分布,引起血小板偏高的现象。该病的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降低红细胞的数量,如阿那格雷、羟基脲等。

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难治性血液系统疾病,以无效造血、难治性血细胞减少、造血功能衰竭为特征,常伴有基因突变。骨髓增生异常会影响正常的造血功能,使血小板生成过多,同时也会抑制红细胞的生成,因此会出现血小板高而血红蛋白低的情况。对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需要进行个体化综合治疗,例如地拉罗司分散片、甲磺酸伊马替尼胶囊等。

4.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是由一种叫做费城染色体的遗传变异引起的,这种变异会导致某种蛋白质在体内过度积累,刺激白细胞过度生长。这些额外的白细胞包括大量的中性粒细胞,它们并不正常工作,而是无目的地大量繁殖,最终可能导致脾脏肿大。临床上针对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治疗主要包括分子靶向治疗,常用药物有甲磺酸伊马替尼片、达沙替尼片等。

5.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因为机体缺乏铁元素,无法合成足够的血红蛋白,导致红细胞减少。这种情况会导致血液中的氧气供应不足,为了补偿这种情况,身体会代偿性的提高血小板的数量来防止出血。补铁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主要手段,口服补铁剂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常用的口服补铁剂包括硫酸亚铁片、富马酸亚铁片等。

建议定期监测血常规及铁代谢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上述问题。必要时,医生可能会推荐进行骨髓活检、JAK2基因检测等进一步检查,以帮助确定诊断并指导治疗。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郑永江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血液内科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