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首页 > 精编内容 > 权威资讯 > 正文

鼓膜内陷是怎么回事

2023-11-21 17:18:0539健康网
核心提示:鼓膜内陷可能是由外伤性鼓膜穿孔、咽鼓管阻塞、慢性鼻窦炎、气压伤、中耳积液等病因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鼓膜内陷可能是由外伤性鼓膜穿孔、咽鼓管阻塞、慢性鼻窦炎、气压伤、中耳积液等病因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外伤性鼓膜穿孔

外伤导致的鼓膜完整性受损,使中耳与外界相通,可能导致鼓室压力低于大气压,进而引发鼓膜内陷。可通过鼓膜修补术进行治疗,如鼓膜成形术、鼓室成型术等,以恢复鼓膜结构和功能。

2.咽鼓管阻塞

由于炎症或过敏反应引起的咽鼓管黏膜肿胀或分泌物积聚,会导致咽鼓管通气不畅,引起鼓膜内陷。可使用鼻腔喷剂缓解症状,如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患者还可遵医嘱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有助于清除分泌物。

3.慢性鼻窦炎

慢性鼻窦炎会引起鼻腔内分泌物增多,当这些分泌物流入咽鼓管时,会堵塞咽鼓管,从而影响鼓膜内外的压力平衡,导致鼓膜内陷。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生素治疗,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胶囊等;也可在医生建议下口服具有通窍作用的中药,如鼻渊通窍颗粒、苍耳子鼻炎滴丸等。

4.气压伤

气压伤是由于突然的气压变化导致的中耳损伤,此时中耳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压力差异会导致鼓膜向内凹陷。对于轻度气压伤,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耳部不适感一般可以自行缓解。重度气压伤可能需要医疗干预,例如使用鼓膜按摩或鼓膜充气来帮助恢复鼓膜位置。

5.中耳积液

中耳积液是指中耳腔内液体积聚,这使得中耳腔内的压力降低,从而导致鼓膜向内凹陷。针对中耳积液,可使用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V钾片、氨苄西林丙磺舒分散片等;必要时需行鼓膜穿刺术或鼓室置管术。

除上述提及的原因外,还应考虑是否存在先天性耳道狭窄等问题。建议定期进行听力测试以及耳科检查,特别是对于有家族史者,以早期发现并处理相关问题。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党华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耳鼻喉科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