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首页 > 精编内容 > 权威资讯 > 正文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偏低的原因

2023-11-13 22:12:5539健康网
核心提示: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偏低可能是由感染、药物副作用、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引起的。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偏低可能是由感染、药物副作用、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引起的。

1.感染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在感染时会迅速增多以对抗病原体。因此,其数量降低可能意味着体内没有活跃的感染。如果确诊为无菌性炎症,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但应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2.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如化疗药物、抗生素等可能会导致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减少。这可能是由于药物对骨髓产生抑制作用所致。如果是药物引起的,需要停止使用相关药物并咨询医生是否可以更换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3.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导致机体对自身的组织产生攻击,从而影响到血液中的各种细胞,包括中性杆状核粒细胞。这种情况下,细胞计数下降可能反映疾病活动度增加。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通常涉及使用免疫调节剂,例如甲氨蝶呤或环孢素,来控制异常的免疫反应。

建议定期复查血常规,以便及时发现任何异常变化。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充足睡眠和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预防此类情况的发生。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郑永江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血液内科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