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首页 > 精编内容 > 权威资讯 > 正文

青年上肢远端肌萎缩是不是遗传病

2023-10-27 11:50:4939健康网
核心提示:青年上肢远端肌萎缩是遗传病,因为其发病机制涉及染色体显性遗传。

青年上肢远端肌萎缩是遗传病,因为其发病机制涉及染色体显性遗传。

青年上肢远端肌萎缩是一种以肌无力、肌萎缩为主要特征的遗传性疾病,其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即只要存在一个异常基因即可发病。这种疾病通常在20-40岁之间发病,主要表现为上肢远端肌肉无力和萎缩,伴有肌电图异常。

除遗传因素外,神经源性肌萎缩症、废用性肌萎缩等也可能导致青年上肢远端肌萎缩的症状。这些疾病可能与外伤或长期不活动有关,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评估和诊断。

面对青年上肢远端肌萎缩,建议定期进行神经系统检查以及肌电图测试,以便早期发现和干预。同时,保持适当的运动和均衡饮食也有助于减缓病情进展。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沈晓婷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生殖医学科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