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首页 > 精编内容 > 权威资讯 > 正文

长期服用降压药有什么危害

2023-07-14 16:44:1539健康网

通常情况下,长期服用降压药可能会出现低血压、电解质紊乱、影响心脏功能等危害。降压药是一类能控制血压、治疗高血压的药物。

1、低血压

某些降压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低血压。这是因为这些药物会阻断血管紧张素的作用,导致身体分泌大量的儿茶酚胺,引起血管收缩和心率加快,从而导致血压下降。因此,服用这些药物的患者需要经常测量血压,以保持血压值在正常范围内。

2、电解质紊乱

某些降压药物,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电解质紊乱。这是因为这些药物会导致患者身体排出大量的钾离子和钠离子,从而导致血钾浓度或血钠浓度下降。因此,服用这些药物的患者需要定期监测电解质水平,保持电解质平衡。

3、影响心脏功能

某些降压药物,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可能会影响心脏功能。这是因为这些药物会阻断血管紧张素的作用,导致心脏收缩能力下降,从而影响心脏功能。因此,服用这些药物的患者需要经常测量血压,以保持心脏功能正常。

除上述外,长期服用降压药还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等危害。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高血压患者需要注意遵医嘱定期服用降压药,以维持血压稳定。其次,在服用降压药期间,患者需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摄入过多的钠盐,以减轻心脏负担。

周彬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心内科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