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首页 > 精编内容 > 权威资讯 > 正文

什么是血吸虫性肝病

2023-07-14 17:00:2739健康网
核心提示:血吸虫性肝病是指血吸虫寄生于肝脏,导致的一种肝脏感染性疾病。

血吸虫性肝病是指血吸虫寄生于肝脏,导致的一种肝脏感染性疾病。

血吸虫性肝病主要是由于人体感染血吸虫而导致的一种肝脏寄生虫病。血吸虫进入人体后,会通过肠道黏膜进入肠道静脉,然后再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引起肝脏的病变。如果病程早期感染较重,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如果病程较长,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食欲不振、腹部不适、肝区疼痛、腹泻、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血吸虫性肝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经皮肤黏膜接触传播,血吸虫进入人体后,会通过肠道黏膜进入肠道静脉,再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引起肝脏的病变。如果患者感染较重,可能会出现肝功能损害,表现为肝功能转氨酶升高、黄疸等症状。

血吸虫性肝病患者应及时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可遵医嘱服用吡喹酮片等药物进行驱虫治疗。如果出现肝功能损害,可遵医嘱服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片等药物进行保肝治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饮用生水,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生葱、生蒜等。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邬喆斌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感染性疾病科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