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蘑菇中毒的症状,需要根据蘑菇的毒性进行综合判断,可分为食用性中毒和烹饪性中毒。
1、食用性中毒
食用性中毒是指患者通过口腔摄入未煮熟的蘑菇,或者食用的蘑菇被细菌毒素污染所引起。患者可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比如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等,以免治疗不及时导致病情加重,从而危及生命。
2、烹饪性中毒
烹饪性中毒是指患者在做饭时,由于加热时间超过30分钟或者煮沸时间超过10分钟,导致蘑菇中的毒素没有被破坏,进食后导致毒素随着消化道进入体内,从而出现中毒的现象。患者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意识模糊、呼吸急促、瞳孔缩小等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就医,通过洗胃、催吐等方式,减少毒素的吸收和残留。同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阿托品等药物缓解腹痛等不适。
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避免进食野生的蘑菇,以及避免食用经过清洗、煮沸后的蘑菇,以免出现中毒的情况。如果患者食用蘑菇中毒后,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胃肠性感冒的发病诱因主要是来自外部刺激等因素,天气冷暖变化时发生较多,冬春交际之时人们最易中招。当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时,不妨喝点党参葛根茶来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