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首页 > 精编内容 > 权威资讯 > 正文

胃炎中医怎么解释

2023-07-14 16:19:4639健康网

胃炎在中医方面一般被称为胃痛,主要是由于脾胃虚寒、肝胃不和、脾胃湿热等因素导致,可通过日常护理、口服药物的方式进行治疗。

1、脾胃虚寒

如果平时饮食不节制,会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使水谷精微无法及时转化为气血滋养胃部,从而引起脾胃虚寒,使患者出现胃脘疼痛、食欲不振、四肢不温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服用温胃舒胶囊、虚寒胃痛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应做好日常护理,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鸡蛋羹等。

2、肝胃不和

肝胃不和可能是情志不遂、肝气郁结等因素导致,使肝气犯胃,胃气夹肝木乘脾土,导致脾胃不和,使患者出现胃脘胀痛、食后腹胀、嗳气吞酸、恶心呕吐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服用和胃降逆颗粒、肝胃舒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平时应保持舒畅的心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3、脾胃湿热

如果平时饮食不节制,可使湿热邪气侵犯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水谷精微无法及时被消化,从而形成湿热,使患者出现口干口苦、胃脘疼痛、食欲不振、小便颜色深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服用甘露消毒丸、葛根芩连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应注意清淡饮食,多吃小米粥、鸡蛋羹等食物。

除了以上因素,还可能是肝火旺等导致的。患者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查明原因后进行规范化治疗。

武志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医科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