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症又称歇斯底里症,是一种精神障碍疾病,通常是由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生物因素等共同作用导致的。
1、心理因素
癔症患者通常有一定的人格基础,而且常受暗示,如受过良好的教育、家庭生活的变故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患者的情感不稳定,容易出现癔症发作。
2、社会因素
癔症患者的发病也可能与社会因素有关,如生活变动、环境的改变、过度劳累等。
3、生物因素
癔症患者也可能存在一些神经生化的异常,如谷氨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这些异常可能导致癔症的发作,或者使原有的症状加重。
除此之外,还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如果患者家族中有亲属有癔症,患者出现癔症的可能性会增加。癔症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心理治疗,如暗示疗法、系统脱敏疗法、分析性心理治疗等,有助于缓解症状。也可以遵医嘱使用氯丙嗪、舍曲林等药物进行治疗。日常生活中,癔症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擅长抑郁症,焦虑症临床诊治及应用精神分析,认知及催眠方法对家庭婚姻问题,青少年心理问题及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精神疾患进行心理治疗。
擅长领域:从事精神病医疗工作40余年,原系江西省荣军医院副院长,曾先后在北京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上海安定医院等地进修学习。在全国和省级医学刊物上发表医学论文十余篇,从1993年到2005年,一直担任全国民政精神医学会理事、江西省精神医学会学会委员、江西省医学心理学会委员。擅长于精神疾病和心理疾病的诊治。对各类型的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包括狂躁症、抑郁症)、神经症(包括神经衰弱,焦虑症、紧张症、恐怖症、强迫症)癔症、癫痫性精神障碍,人格障碍,儿童精神病(包括儿童多动症)、老年性精神障碍以及躯体疾病引起的各种精神障碍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领域:张璐璐医生擅长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记忆障碍、精神分裂症;青少年情绪管理与行为问题;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全病程精神心理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