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痢通常指腹泻,是指大便习惯和粪便性质的改变。其特征是排便次数增加,粪便量增加,形状不规则,松散或呈液体,有时含有脓和血或未消化物质和脂肪。
腹泻的常见原因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传染性疾病可由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引起,而非传染性因素包括饮食因素、药物因素、气候因素和疾病因素。应立即停止与抗生素相关的腹泻,或调整原有抗生素。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添加益生菌,如双歧杆菌。乳糖不耐受者,应去除食物中的乳糖。慢性胰腺炎,可补充胰蛋白酶等消化酶。炎症性肠病可用氨基水杨酸、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消化道肿瘤,应手术切除或化疗。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可用于胃肠道和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辅助治疗。医生可能会给痉挛性腹痛患者服用阿托品,这是一种镇静剂。在治疗腹泻病因的同时,医生会根据患者腹泻的病理生理特点酌情给予止泻药物,如双八面体蒙脱石粉、碱式碳酸铋和药用炭,具有收敛、吸收和黏膜保护作用。可以减少联苯酯和洛哌丁胺的肠蠕动,并抑制消旋卡多曲、生长抑素和小檗碱的过度分泌。
建议患者平时需要注意尽量卧床休息,减少肠道蠕动,腹部保暖。注意环境卫生,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对疑似传染病的,应当予以隔离和保护。症状缓解后,改用低脂流质饮食,或低脂、残渣少、柔软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如米粥、莲藕粉、面条等。另外,患者还需要注意适当锻炼,提高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