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的传染性可根据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测和两种乙型肝炎病毒的定性检测结果确定。
乙型肝炎病毒DNA的定量检测是衡量乙型肝炎感染规模的最有力的指标。当检测结果呈阳性时,表明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活跃且具有高度传染性。此外,传染性的大小与其检测值成正比,即值越高,传染性越强。正常是根据乙肝两项半定性检查结果来确定传染性的。乙型肝炎二对半含有HBsAg、HBsAb、HBeAg、HBeAb和HBcAb五大项,如HBsAg、HBeAg、HBcAb三阳性,提示乙型肝炎病毒在体内复制活跃且具有传染性。然而,如果HBsAg、HBeAb和HBcAb三项呈阳性,则表明HBV复制相对较弱,传染性相对较小。当健康一方患有口腔溃疡类疾病时,因口腔内黏膜破裂,此时与乙肝患者产生唾液交换行为,会导致乙肝病毒通过唾液而产生感染,使健康一方感染乙肝。虽然此种传播的概率极低,但存在被感染乙肝的可能,不得不引起重视。
乙肝患者,饮食应清淡,少吃油腻食物。多吃蔬菜水果,戒酒,少吃辛辣食物。可以尽量少吃瘦肉和肥肉,多吃植物蛋白,如豆腐和豆浆。每天早上吃一个鸡蛋,晚上睡觉前喝一些牛奶。如果超重,适当锻炼以减轻体重,不要吃零食,减少每顿饭的摄入量。摄入食物应该多样化,可吃适量的粗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