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颊两边红红的有小疙瘩可能是过敏引起的,也不排除是毛囊炎、痤疮等原因导致的,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的方式进行改善,根据引起的原因选择对应的治疗方式。
1、过敏
过敏体质的人群当接触到过敏原以后,比如花粉、柳絮等,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从而出现皮肤发红、长疙瘩等症状。因此要远离过敏原,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盐酸西替利嗪片、氯雷他定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2、毛囊炎
不注意个人卫生,导致毛囊部位受到细菌感染引起的,可能会出现以毛囊为中心长红色丘疹的现象,并伴随瘙痒、疼痛等症状。可以遵医嘱使用红霉素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要注意个人卫生,触碰了比较脏的物体以后要及时洗手。
3、痤疮
当皮脂腺大量分泌、雄激素水平异常以后容易诱发痤疮,从而出现粉刺、脓疱等症状,也可能会伴随皮脂溢出的现象。可遵医嘱使用维A酸乳膏、过氧苯甲酰凝胶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采取光动力疗法的方式进行改善。
除此之外,不排除与扁平疣等有一定关系,可以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的方式进行判断,确诊以后配合医生积极治疗。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2004年晋升主任医师。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2000年在上海华山医院皮肤科学习。对皮肤性病、梅毒、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非淋菌性尿道炎、变态反应性疾病、痤疮、脂溢性皮炎、血管炎、白塞氏病、白癜风、斑秃、银屑病、红斑狼疮、皮肌炎、疱病等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中西结合治疗顽固性皮肤瘙痒症、结节性痒疹、顽固性痤疮、激素依赖性皮炎,扁平苔藓,扁平疣,肛周尖锐湿疣及结节性血管炎等。对遗传性疾病及与光有关的皮肤病有独到见解。主持市课题巜宫颈癌相关HPV基因分型DNA芯片研究》在国家级,省级专业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获医学论坛一等奖2篇,中华医学优秀论文奖2篇。主要研究方向:与肿瘤相关的尖锐湿疣HPV一DNA分型,治疗及降低发生率。
擅长领域:诊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白癜风、色素病、银屑病、皮炎、湿疹、荨麻疹等各种皮肤常见、疑难疾病。
擅长领域:1982年从事皮肤性病工作至今30余年,曾在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学习深造,对各种疑难皮肤性病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运用光动力治疗痤疮、尖锐湿疣等皮肤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