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首页 > 精编内容 > 权威资讯 > 正文

艾灸后腹泻是什么原因

2023-02-23 13:37:5039健康网
核心提示:艾灸是中医的一种外治方法,具有温经散寒、扶正祛邪等作用。患者在进行艾灸治疗之后出现腹泻症状,可能是由于机体受凉、药物刺激等生理性因素导致的,也可能与胃肠型感冒、脾胃虚寒、肝气郁结、阴虚内热等病理性因素有关。

艾灸是中医的一种外治方法,具有温经散寒、扶正祛邪等作用。患者在进行艾灸治疗之后出现腹泻症状,可能是由于机体受凉、药物刺激等生理性因素导致的,也可能与胃肠型感冒、脾胃虚寒、肝气郁结、阴虚内热等病理性因素有关。

一、生理性因素

1.机体受凉:部分人群在艾灸以后没有做好腹部保暖措施,过量进食冷饮或者处于寒冷环境中,而使胃肠道受到一定刺激,影响到正常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从而会出现腹泻的症状。此时需要适当喝些热水,并且配合局部热敷的方法来缓解。

2.药物刺激:如果患者在艾灸的时候时间比较长,可能会对胃肠道黏膜产生一定的损伤,引起肠蠕动加快,而导致患者出现腹泻的情况。此时可以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蒙脱石散等药物进行治疗。

二、病理性因素

1.胃肠型感冒:胃肠型感冒通常是由于饮食不当所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在患病期间会导致肠胃功能发生紊乱,所以会影响到正常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容易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此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应用藿香正气口服液、复方黄连素片等药物进行调理。

2.脾胃虚寒:若患者本身存在脾胃虚寒的情况,则会因为艾灸而加重阳气耗损,进而诱发腹泻。建议及时告知医生并停止继续艾灸,待病情好转后再逐渐恢复艾灸治疗。

3.肝气郁结:若患者长期处于抑郁状态,可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影响自身运化能力,导致水谷不化、湿浊中停,最终引发泄泻。对此可在专业医生建议下应用舒肝理气丸、参苓白术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因此对于艾灸后腹泻的患者而言,应先明确具体病因再行处理。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王宇明主治医师 兴安盟人民医院  中医骨伤针灸科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