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支气管扩张的检查方法是胸部CT、肺功能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等常规检查。
1、胸部CT:
胸部CT是支气管扩张非常常见的检查方法,可以清楚地显示病变的程度和范围,尤其是高分辨率CT,分辨率更高,检查时无痛苦,比支气管造影更安全。
2、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的检查是对患病者整个肺功能的评估,需要检查是否有通气功能障碍的症状。如果出现反复气短的情况,就要提高警惕,及早检查,避免延误病情,造成心肺衰竭。
3、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如果有支气管阻塞,就会呼吸困难。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有无支气管阻塞,有无纤毛运动异常的一种方法,对诊断支气管扩张有很大帮助。很多医院都用这种方法进行检查,对于心情抑郁的人也需要进行一些心理疏导。
4、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等常规检查:
支气管扩张症患者需要进行常规血液检查。通常在继发感染时会增加。严重时,中性粒细胞核会向左移动。这时候就需要尽早地进行诊断和治疗。平时也可以做一些体位引流或者拍拍后背,帮助排除体内痰液,避免痰液过多导致窒息。
气管扩张的注意事项:戒烟:建议支气管扩张患者戒烟,减少烟尘对气道和肺部的损害。饮食:多吃清淡的食物,多喝水,避免辛辣、甜腻等容易导致痰浊的食物。避免上呼吸道感染:换季时注意开窗通风,人员密集场所戴口罩,避免感冒。甚至可以打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加重病情。康复锻炼:呼吸训练等肺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支气管扩张患者保持良好的肺功能。严重的支气管扩张容易损伤肺功能,导致各种并发症。建议确诊为支气管扩张的患者按医嘱进行治疗,减缓支气管扩张的进展。
支气管炎是一种小儿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疾病,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等病毒引起,也可由细菌或支原体、衣原体(胞内菌)等感染引起。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副主任陈德晖指出,小儿支气管炎应该引起家长的重视,注意宝宝的日常护理预防疾病的发生,平时要留意宝宝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疑似症状要及时、彻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