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前通常需要注意血小板的计数、注射部位等。
低分子量肝素钙临床上属于一种新型的抗凝血酶Ⅲ的抗凝药,其药理作用与普通肝素钠基本相同。该药通常用于预防、治疗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临床上也可用来进行血液透析,达到预防血凝块的形成。患者在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前,首先应该进行血小板计数,低分子肝素钙较少通常会诱发血小板减少症,通常可能会在用药的第5-8天后出现此现象,因此患者需要在用药起初的一个月内进行定期监测血小板。另外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通常需要在皮下进行注射,不能用于肌肉的注射,因为肌注通常会造成局部的血肿。
患者使用此药物期间通常不能和其他的药物同时使用,如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口服抗凝药等,此类药物可能会造成血小板功能受到影响,临床上建议最好分开单独使用,因此类药物通常会加重出血的危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