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首页 > 精编内容 > 权威资讯 > 正文

ect检查是什么意思

2022-08-22 18:23:1539健康网

ECT是一种利用放射性核素进行检查的方法,ECT是发射型电脑断层扫描器。

ECT检查可以用来检查人的心脏血管系统、骨骼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等。适合于早期诊断和观察疾病的效果。经常用来检查血糖综合征、创伤性关节炎、膀胱癌、卡波西肉瘤、非霍奇金淋巴瘤、血管母细胞瘤、颅内转移瘤等疾病的检查。脑血流断层显像、心肌灌注显像、肾小球滤过率测定、食道运动功能显像、胃排空测定、甲状腺显像等也可以做ECT检查。ECT不仅可以获取人体脏器的解剖学图像,而且还可以反映生理、代谢的变化,可以更早地发现和诊断疾病。在甲状腺癌、骨骼等部位肿瘤中也有骨转移性肿瘤的检查。ECT具有一定的X射线和核辐射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ECT检查时需要口服或注射放射性药物,如果是静脉注射,因为药物多为高渗性,要注意外渗,避免造成皮肤坏死。为减轻对器官功能的损害,检查后应适当多喝水,促进药物的排出。在使用ect检查肾小球滤过率的时候,患者要在三天前尽量停用利尿剂,检查完还要大量的饮水,这样可以促进放射性药物的排出。

建议患者需要适当的休息,避免劳累,在检查后一天之内,需要继续的多喝水,多排尿,因为做ect检查之前注射的显像剂是带有辐射的。辐射是在人体正常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通过膀胱肾脏来排泄,所以通过多喝水多排尿,很快能将显像剂排出体外。

聂志扬主治医师 北京医院    内科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