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首页 > 精编内容 > 权威资讯 > 正文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原因

2023-05-01 04:09:4039健康网

由于机体免疫平衡紊乱,产生了针对自身血小板的抗体,最终引起外周血中血小板数量的减少。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又称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免疫平衡紊乱,产生了针对自身血小板的抗体,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的过度破坏。还将伴随巨核细胞成熟障碍,最终导致外周血血小板数量减少和一系列出血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和黏膜的出血点和瘀斑,尤其是双下肢的皮肤出血点。有时鼻腔和牙龈会出血,严重者会出现内出血,如吐血、黑便和尿中带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在老年患者中很常见,如果是老年人,致命出血的概率是正常血小板的13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对老年人有很大影响,确诊后需要去血液科。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目前的治疗方法还比较成熟,根据临床表现和程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于普通血小板,通常采用一线治疗,即肾上腺皮质激素。在明确诊断后,早期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同时可以进行止血或对症治疗,减少创伤。这些儿童需要减少活动量,避免碰撞,以避免重要器官出血。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对于严重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可以同时给予二线肾上腺皮质激素,如甲基强的松龙。可以同时给予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也可以用于治疗。根据出血倾向和血小板减少,当临床上有明显出血倾向时,激素治疗可考虑血小板输注。

杨海青副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血液科

特别策划
血小板减少
  • 转移因子胶囊

    临床可用于辅助治疗某些抗生素难以控制的病毒性或霉菌性细胞内感染(如带状疱疹,流行性乙型脑炎,白色念珠菌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等);对恶性肿瘤可作为辅助治疗剂;免疫缺陷病(如湿疹,血小板减少,多次感染综合征及慢性皮肤粘膜真菌病有一定的疗效)。[详细]

    去看看 ¥15.99
  • 转移因子口服溶液

    用于某些抗生素难以控制的病毒性或霉菌性细胞内感染的辅助治疗(如带状疱疹、流行性乙型脑炎、白色念球菌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等);亦可作为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本品可用于湿疹、血小板块减少、多次感染综合征、慢性皮肤黏膜真菌病等免疫缺陷疾病。[详细]

    去看看 ¥16.1
  • 地榆升白片

    主治白细胞减少症,也可用于血小板减少,免疫功能低下,再生障碍性贫血。[详细]

    去看看 ¥27.98
擅长血小板减少专家更多
  • 刘凤春主任医师济南血液病医院

    擅长领域:济南血液病医院刘主任擅长诊治白血病、再障、血小板减少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过敏性紫癜、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巨幼细胞性贫血、白细胞减少症等血液疾病,熟练应用血液肿瘤化疗、放疗、中西医结合治疗、靶向药物治疗等综合治疗。尤其对急性白血病M3、过敏性紫癜、巨幼细胞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治疗效果明显,造诣深厚,拥有大量康复案例。

  • 郑胡镛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擅长领域:儿童和青少年白血病。

  • 郝其军陕西省血液病防治研究所附属医院

    擅长领域: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