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比较高,一般可以通过进行药物治疗、输血治疗、手术治疗或者光疗。
黄疸是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表现,即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导致巩膜、皮肤、黏膜和其他组织和体液呈黄色。是由肝内外各种疾病引起的胆红素代谢紊乱的综合病理过程。是一种重要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可由多种疾病引起,主要见于肝胆疾病,也可见于一些急性传染病、代谢性疾病、血液病、先天性疾病等。正常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为1.7~17.1μMol/L,其中结合胆红素低于6.8μMol/L当血清总胆红素为17.1~34.2μMol/L,肉眼不能见到黄疸时,称为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当血清总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时,临床上可发现黄疸,也称为显性黄疸。
1、药物治疗。
对于肝细胞性黄疸伴肝损伤的患者,还原型谷胱甘肽、甘草酸、水飞蓟素、腺苷甲硫氨酸等药物可酌情使用,以保护肝脏。
2、输血治疗。
红细胞受损和血红蛋白低的患者可以输血治疗。主要适用于溶血性黄疸。
3、手术治疗。
一些黄疸患者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手术。例如结石和阻塞胆道的肿瘤引起的黄疸。
5、光疗。
新生儿黄疸应采用光疗进行治疗,光疗可以改变胆红素的化学结构,胆红素易溶于水并由肾脏排出。
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卫生,避免不干净的食物,注意饮食节欲,不要吃太多辛辣油腻的食物,要戒烟戒酒。对于感染性患者,从发病之日起至少隔离30-45天,并注意餐具消毒,防止感染他人。保持良好的工作、休息和生活习惯,就是要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不容易生病。保持愉快舒适的心情有助于预防疾病。
擅长领域: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戊型肝炎、甲型肝炎、重型肝炎、各类黄疸型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肝硬化合并腹水、上消化道大出血,出血热、中毒性菌痢、流脑、乙型脑炎、重型麻疹、钩体病、阿米巴肝脓肿、血吸虫病,脑囊虫病、伤寒、霍乱、脑型疟疾、感染性休克以及流行性腮腺炎、水痘、风疹、猩红热、百日咳等疾病。
擅长领域:先天性巨结肠、胆道闭锁、肛门闭锁、漏斗胸、胆道闭锁、胆总管囊肿、小儿部肿瘤等等腔镜和机器人手术;胆道闭锁早期诊断(自主知识产权MMP7+HSST征);先天性巨结肠精准诊断(自主知识产权神经节细胞+粗大神经纤维双染色技术)。
擅长领域:1. 小儿腹部恶性实体瘤诊断与治疗。对神经母细胞瘤、畸胎瘤、腹膜后肿物、肝母细胞瘤、胰腺肿瘤、横纹肌肉瘤、纤维肉瘤、硬纤维瘤、脂肪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恶性生殖细胞瘤、卵巢肿瘤、睾丸肿瘤等的治疗有着较深的造诣。2. 小儿普外疾病的外科治疗,如胆道扩张症,胆道闭锁,阻塞性黄疸,门脉高压,巨结肠,肛门闭锁,消化道出血,胃食道反流,贲门失弛缓症、各种复杂消化道畸形等。3. 少见病、罕见病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