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黏膜脱垂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直肠全层脱出、排便困难、肛门坠胀以及出血等。直肠黏膜脱垂是指肛管的直肠,或乙状结肠的下端出现向下移位的情况,一般是发生于儿童及老年群体,通常都是通过药物和手术的治疗方式来治疗。
1、直肠全层脱出
直肠黏膜脱垂患者,严重时会造成直肠和肛管都露出肛门外,并且这种情况脱出的组织比较多。脱出物的形状正常会呈现出宝塔状,并且直肠黏膜皱襞也会表现出环状排列现象。
2、排便困难
由于直肠黏膜向肛管、肛门方向下垂,可能会使肛管、肛门区域发生堵塞,导致粪便无法顺畅排出,刺激患者出现排便困难的情况。严重的患者还可能会出现便秘、排便不尽、疼痛等症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通便润肠和促进胃肠蠕动的药物进行治疗,如乳果糖、莫沙必利等。
3、肛门坠胀
可能有肛门坠胀的情况,直肠黏膜脱垂患者的肛门会出现胀痛,同时骶尾部的会阴部还会出现坠胀和疼痛的症状。这种症状常见于五岁以下的儿童和老年群体,一般对于五岁以下的儿童是不用特别治疗,大多会自愈,而成人患者需要采取手术的治疗方式。
4、出血
直肠黏膜脱垂患者若反复发生,会容易损伤到直肠的黏膜,从而引起出血的情况。通常在排便时可能会出现肛门滴血、粪血等症状。建议这类患者日常出现这种症状时,最好是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出现直肠黏膜脱垂时,需要及时就医治疗,避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期。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建议患者不要过久地蹲便,同时还要注意日常饮食,尽量少吃一些辛辣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