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首页 > 精编内容 > 权威资讯 > 正文

咬指甲是什么心理疾病

2022-02-25 16:17:4739健康网

咬指甲不一定是心理疾病,也可能是由于不良习惯导致,但若咬指甲的时间过长,已经导致指甲形状出现变化,在临床上可称为咬甲癖,此时可能是一些心理疾病引起的,比如焦虑症、强迫症等。建议患者根据病因对症治疗。

1、不良习惯

比如婴幼儿时期,患者偶尔会有吮吸手指的行为,但此时心理建设尚未明确地建立完成,或者是由于经常看到别人咬指甲,于是因模仿而养成这种不良习惯,多因情绪紧张压抑需要发泄,情感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等而引起,因此并不属于心理疾病。患者需要养成正确的卫生习惯,比如勤洗手、勤剪指甲、不吃手、不咬指甲等。均衡饮食,及时补充富含锌、铁的食物,同时补充维生素促进微量元素的吸收。

2、焦虑症

焦虑症是指在没有脑器质性疾病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情况下,以焦虑情绪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精神障碍。部分长时间处于紧张或者高压环境的人群,会通过咬指甲的方式进行排解,从而容易形成咬甲癖。患者可以使用地西泮、氟硝西泮、硝西泮等苯二氮?类药物治疗,但服用药物期间,不宜驾驶机动车辆或操纵大型机械,以免发生意外事故。丁螺环酮、坦度螺酮等无镇静作用的、非苯二氮?类的抗焦虑药物,对于广泛性焦虑症或惊恐发作均有疗效,并且不良反应较轻微。

3、强迫症

强迫症是一种以反复出现的强迫观念、强迫冲动或强迫行为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疾病,患者由于强迫症会出现不自觉的强迫行为,可能会出现不受控制的咬指甲的行为,从而演变成咬甲癖。目前治疗强迫症的一线药物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包括氟西汀、氟伏沙明、舍曲林、帕罗西汀、西酞普兰等,具有抗强迫作用。氯米帕明等三环类抗抑郁药物也常用于强迫症的治疗。但需要注意,氯米帕明在治疗初期可能会出现多汗、口干、视物模糊、排尿困难、便秘、嗜睡、眩晕等不良反应。

王炳乾主治医师 十堰市中医医院    精神心理科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